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九回 偷龙转凤十九(1/3)

作者:天下任1
内阁成立之初就没有什么明确的分工和定位,这是聪明的皇帝朱元璋留下的手段。顶点m.23us.更新最快朱元璋明明知道就算撤销了丞相制度,依然会有其他的官员代替,所以毅然设立了所谓的内阁。内阁当时算是皇帝的私人专用秘书,也叫御用秘书,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之余,还要帮助皇帝整理过往的文件。由于当时刚刚废除了丞相制度,无论是内阁官员还是皇帝朱元璋都对职权相当敏感。为了不刺激朱元璋,为了让强势的朱元璋不爆发,所以内阁官员选择了服从朱元璋。心甘情愿地给朱元璋当好秘书,不敢也不会故意和朱元璋对着干。所以首届内阁就把自己定位在听从皇帝的安排,辅佐皇帝处理公务的官员上。

历来丞相不但是辅佐皇帝的最重要的大臣,也是制约和牵制皇帝的人。贵族担心皇帝个人 过度膨胀,忘记了大家的利益,甚至于毁了整个江山。虽然这么做最吃亏的是皇帝的一家人,但是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一部分的贵族。例如隋炀帝杨广,他知道自己个人的吃喝玩乐,最后导致江山覆灭,连累了家人也连累了一部分的贵族。为了防止这种两败俱伤的事情发生,贵族会让丞相一定程度上制约皇帝的荒唐行为。所以一直以来列位丞相不但是历代帝王的好助手,也是帝王们的监督者和牵制者。帝王们对丞相是又爱又恨,既离不开他们又担心被丞相架空。为了让丞相和大臣们比较听话,帝王想出了用名声制约丞相的办法。历代大臣都是读书人出身,最注重个人操守和名节,所以担心自己身后名誉问题。所以帝王用这个威胁丞相,一旦丞相过度针对皇帝的话,皇帝不但会重新选丞相,而且会让这个丞相身败名裂,甚至于一家人受到牵连。为了家人,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自己的未来,一些大臣选择了妥协。那些不愿意和皇帝妥协的大臣们,就会被按上贪污刑罚等等罪名,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抄家,每每会血流成河。

内阁成立后,一定程度上分了权,也导致帝王少了一个约束者。这么做有好有弊,对于皇权至上的皇帝来说,绝对是是一件好事。后来大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当皇帝强势的时候,内阁沦落为皇帝的御用秘书,只不过是皇帝的传声筒而已。当皇帝年幼或者弱势的时候,内阁权力加大,甚至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架空皇帝。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皇帝的强势,内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临时办事机构,内阁官员不敢有自己任何的意见。一旦想要有所建议,必须私下得到皇帝的同意才敢当众说出来,不然后果相当严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名臣解缙,这个从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青梅竹马:腹黑男神住隔壁 大唐侦察兵 炮灰女配大翻身 人在鹰酱写鸡汤,全民求我当总统 腹黑老公爱吃醋 总裁的替嫁小妻 苏昀敖辛 世代术士 重生之生化末日 东北出马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