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民乱引起了中央机构的重视,也引起了君王的关注。顶点.23us.更新最快君王比大臣们更加重视这种事情,因为这个天下都是他们家族的,这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大臣们绝大多数都是贵族,就算改朝换代了,他们依然是贵族,所以他们不担心换人当皇帝。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历代帝王和他们所在的家族,每每朝代更替的结果最倒霉的只有君王和他们的家人。几乎所有的朝代更替,君王一家人都不会有好结果,不是全部被杀就是永远没落,特别是君王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活下来。为了自己的大富贵,为了自己不家破人亡,君王们其实最怕死,最担心有人造反。这种民乱是君王们最为头疼的事情,也是考验君王政治能力的时候。
这种君王与臣工共治天下的理论听起来很荒唐,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着。君王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管理好整个江山,就算让他所有的家人连上亲戚都来帮忙也不行。他们也需要依靠各地的地方势力,也需要地方贵族配合才可以,不然绝对不能做到真正控制国家的理想。贵族是代表权力机构的,也是绝大多数官员的主要来源,所以不管历代君王承认不承认都要接受这个事实。君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必然存在了,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这个工字上。所谓的工其实就是小官吏,基层衙门的书办衙役等人,这些人平时低三下四的,其实离不开这些人的协助。要是把这些读书人最有可能的工作也提高到和君王大臣一样的等级的话,不但给了读书人足够的面子,而且可以分化一部分打压者内部的局势。读书人明明是老百姓的一员,明明就是贵族眼里的老百姓,可是他们自以为是地把他们和一般的老百姓区分开来,想当然的以候补贵族自居。他们不但好面子而且其实最容易被人利用。一些有心人就是用这些读书人控制更多的老百姓,几乎每一场被镇压的作乱里面都有几个读书人,他们起到了最关键的煽动作用和出谋划策的职能。
用不花钱的好话,再加上虚无缥缈的承诺,不但可以分化作乱者内部的团结,而且可以拉拢一大批读书人为自己服务,君王怎么想都觉得太值得了。只不过是一句半真半假的话,就可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简直太值得了。君王与臣工共治天下这句话中,君王不得不和贵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合作,让各地贵族效忠骏网的代价就是君王允许贵族们出任大臣。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不得不承认的现象,所以说这句话起码对了一半。分出一些权力,甚至于给一些不保证的承诺,让读书人有了一点念想,多了一些希望,就可以把这些读书人拉拢过来,成为君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