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瓦拉。
以梵军投入的兵力,就算能够攻占古杰兰瓦拉,那也是强弩之末,根本就不可能攻占重兵把守的伊堡。
此外,梵军也没有向伊堡进军的打算。
在9月份,梵军的重点是在拉合这边,准确的说是动用远程炮兵,对付部署拉合西边的巴铁军队,尤其是几支野战炮兵部队。此外就是出动战斗机跟巴铁空军争夺制空权,而且主要是低效率的空中战斗。
在古杰兰瓦拉这边,梵军投入的兵力一直没有超过5万,基本上是1个主力师加2个二线师。
这点兵力,别说是进军伊堡,连攻占古杰兰瓦拉都不够!
正是如此,帝国当局才顶住压力,没有立即向巴铁增兵,更没让第54机步师提前发起战略反击。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其实是梵罗当局对纽兰共和国的承诺持怀疑态度。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纽兰共和国没有在承诺的时间参战,梵罗国将单独承受梁夏帝国的军事打击。因为没有丝毫取胜的把握,所以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必须以防御为主,考虑得更加长远一些。
其实,就算纽兰共和国按时参战,梵罗当局同样会有所保留。
不要忘了,从纽兰共和国到梵罗国的海运航线,根本就没法确保畅通无阻,还很有可能遭到战略封锁。
也就是说,在纽兰海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前,甚至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梵罗国还是只能孤军奋战。
在战略层面上,这就要求必须以防御为主。
对梵罗国来说,最大的优势,并非数百万大军,而是超过了10亿的人口,以及炎热潮湿与和网密布的冈伽罗平原。
言外之意,梵罗国能依托的,绝不是沿着边境线布置的防线。
要说的话,这也是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之后,巴铁跟梁夏帝国结盟,梁夏帝国直接干预南方次大陆战略格局之后,唯一能够采用的防御战略,也是梵罗国在过去十几年里进行国防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
正是如此,到了10月,纽兰共和国正式参战之后,梵罗国并没加强进攻力度。
当然,这很好理解。
就算纽兰海军在东望洋大获全胜,也不可能立即出兵梵炎洋,最多能打通前往西南东望洋的航线,并且策动奥洲旧移民反抗组织起事。在拿下奥洲之后,才能利用奥洲西部港口进军梵炎洋。
显然,这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哪怕奥洲的土著居民一直在盼望纽兰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