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2章 作战平台(3/6)

作者:闪烁
任务必须的后勤保障。

即便是“战-11”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的起飞距离也不到500米。

如果5个分段全部正常运作,就能够提供1250米长的跑道,足以让空军的重型攻击机满载起飞,甚至能够让“运-15”这种最大载重量达到75吨的重型运输机起降,从而获得完备的持续作战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解决分段的定位问题,还可以把更多分段拼凑到一起,从而获得更长的跑道。理论上,10个分段就能提供运作“运-10”与“轰-10”所需的空间,成为货真价实的浮动机场。

关键还有,能通过增强横向保障舱段来提高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

其实,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精华所在。

在标准任务模式下,除了5个主舱段,还有3个横向连接的保障舱段,分别是跟二号主舱段连接的“航空器保障舱段”,跟四号主舱段连接的“作战维护保障舱段”与跟五号主舱段连接的“人员勤务保障舱段”。

这3个舱段的长度都只有150米,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配备的动力与推进系统也只达到辅助舰船的水准。

在作战行动中,保障舱段跟随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主的辅助舰船编队活动。只有在到达作战海域,并且需要进入战斗状态的时候,才跟主舱段结合,并且为主舱段搭载的作战力量提供支援。

因为采用统一接口,所以保障舱段在理论上能跟任一主舱段对接。

关键还有,可以非常方便的扩展其他保障模块。

比如,要想获得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可以在三号主舱段上对接运载能力达到了3万吨的“弹药与燃油储运舱段”。如果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可以在一号主舱段上对接“地面平台转运舱段”。

要是放弃航行能力,甚至能够通过串联接驳更多的保障舱段。

当然,首要任务是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由图纸转变成实物,因此海军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即便如此,“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工作依然是步履维艰。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造成本太过高昂。

一套由5个主舱段与3个保障舱段组成的作战平台,在计划阶段的建造成本就达到“薛远征”级6倍。

可相对的,作战能力未必能够达到“薛远征”级的6倍。

6艘“薛远征”级,能搭载大约600架舰载机,并且一次出动25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超脑全才 秦初白羽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银锁金铃记gl 惊世骇俗两百年 青帝 火影之幕后大BOSS系统 开局绑定女武神 影帝老爸,在线养娃 绝世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