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未来之选(1/6)

作者:闪烁
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与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往根本上讲是其作战能力相对下降,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为作战半径更远、载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舰载机提供必要的支持,难以完成难度越来越高的作战任务所致。

其实,做个对比就很清楚了。

就拿作战半径来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大多都在1000千米到3000千米之间,而同时期的舰载战斗机能达到800到2000千米,大战后期的几种舰载机还达到了2500千米,能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很明显,就算是跟重型轰炸机相比,当时的舰载战斗机在作战半径上并没有吃亏。

在大战结束后,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越来越大,仅用10年时间,就由3000千米扩大到了5000千米。也就是在这10年里面,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由2500千米降低到不足1000千米。

虽然在技术推动下,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有显著提高,达到1500千米,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但是跟轰炸机动辄就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相比,舰载战斗机的这点作战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

等到空射巡航导弹问世,作战半径上的差距变得更加的突出。

至于跟载弹量挂钩的攻击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即便是最好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就只有12吨,同时代舰载攻击机的最大载弹量一般在4吨左右,部分能达到6吨。按比例计算,等于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到了战后,轰炸机的载弹量扶摇直上,30吨是最低的标准,而“轰-9”与-52等少数轰炸机的极限载弹量还超过了50吨,“轰-10”更是创造过载弹68吨升空的纪录,纽兰空军的-1也创造过64吨的载弹升空纪录。即便是在作战状态下,大部分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也能达到20吨。

显然,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根本就没办法与之相比。

即便是“攻-5”,最大载弹量也只有10吨,而且作战状态下的载弹量,一般控制在4吨左右。

也就是说,与轰炸机作对比,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是在直线下降!

此外,就算一向被当成是战术飞机优势的速度,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

比如,“战-9”的极限速度为2.75马赫,而“轰-10”能飞到1.6马赫,即前者是后者的1.72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的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乡村卫生所 极品草根太子 母皇 总裁爹地有点坏 漫步在武侠世界 斗罗大陆之耀世星光 仙魔帝君在都市 我的天师老婆 一念成灾,首席的心尖挚爱! 宠婚:隐婚总裁太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