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生意,老太爷因为这事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原来顾氏还在的时候也曾劝过,可都不管用,没想到老大竟肯听你的劝!”
“媳妇心里惭愧,都是老爷自己的主意。”大太太有些惶恐,“他说自己的儿子都是六品,自己也该进取。”
“这话说得倒是理。”老太太点点头,一想到自己的大儿子要做官,眉眼间的纹路都笑开了。
若溪瞥了一眼三太太,见她面色如常,不过端着茶杯的手却显得很用力,骨节分明!她不由得在心里冷笑,看来三太太还是忌讳长房长媳的名号啊!
细数韩家这一辈三房,二房庶出自然是早就被排开外。大老爷韩诚礼不喜读早年经商,老爷子在世时便诸多责骂。只有三老爷韩诚信是嫡出又进了仕途,甚得老爷子心意,后来老爷子去世老太太无心理家,便命三太太打理家事。如今大老爷突然要进官场,怎不让三太太心生疑虑?
一旁的二太太笑着说道:“大伯的生意做得很好,我听说又要在东大街开分铺了。舀出个几十万两不是问题,怎么的也能捐个正五品做做!”说着还瞟了三太太一眼,要知道三老爷也不过是五品的步军副尉。听她这话里的意思,根本就没把五品放在眼里。
三太太闻言心中不喜,暗自骂道:唯恐天下不乱的下作娼妇,自个儿爷们不过是个七品的县丞,敢在这里笑话谁?
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她少不得忍下这口气,假装没听见的喝起茶来,大太太倒是笑着没搭茬。
二太太又说道:“大伯吃了皇粮无暇顾及铺子,不知道该怎么办?”
原来当年大老爷做买卖,是老爷子出得本钱银子,所以每年都会分到五成的红利。这些银子就交到公里,自从生意越做越大这部分钱竟成了支撑韩府开销的主要来源。
“我听大老爷的意思正是这事为难呢。若是请个外人盯着实在是不能放心,可是大少爷没空,子侄们又都忙着念。老爷常说,他这几个子侄跟儿子一般,有心栽培个接班人,可咱们这样的人家子孙还是要以念为主。”大太太笑呵呵的瞧着她回到。
二太太的眼睛立即一亮,她的大儿子韩昊今年十七,考了两次乡试连个秀才都没挣着,明显不是读的料。若是能入大老爷的眼去管理铺子,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到这里,她瞧着大太太的目光多了些奉承的味道。
从老太太的清风堂出来,二太太破天荒的追在大太太身后笑得那叫一个献媚。三太太见了眼睛冒火,可当着小辈不好表现出来,只好憋着气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