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定鼎(上)

作者:刀笔
第四集团军很快就占领了益州和重庆等江北重府,原来在川北肆虐的都掌蛮军见大军到来,吃了几个败仗之后就非常识相到逃过川南去了。

武兼备。像你这样的一军主帅,对国家奉献很大,理应有资格公平地竞选大总统,并给国家带来一股尚武的风气。而你们长年奋战在外,人脉比不上长年在内的文官,如果不给些特殊政策,你们怎么竞争得过文官?如果大总统一职长期受文官把持,军方肯定受打压,这于国不利。”

崇文抑武这种事,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说宋朝,鉴唐代藩镇割据之祸,矫枉过正并以短浅的眼光过度推行崇文抑武,遂使国家武备建设不能不受到严重的影响。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致使其从精神到素质都趋于退化,从而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边防造成严重的后果。

万磊虽然也担心藩镇割据,不过他早对北平军进行了改革,一是派军政务,二是加强“忠国”教育,从根子上斩断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另外,准许武将竞选大总统,这也是一种抚定之策,毕竟大家都有机会当选大总统,也就没有谁愿意挺而走险。如果过分抑武,反倒会引起武将集团的反感,进而酿出祸乱。

所以说,文武兼备,让武官也能与文官一起公平地竞选大总统一职,是保证国家武备强盛,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之策。万磊把周天寿内调,是以身作则,建立一个为武官开后门的潜规则。

“话虽如此,不过铁总理也是为国为民操劳多时,我突然插队,这不太好吧。而且西北新定,需要大将坐镇,我暂时也走不开。”周天寿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

“这是公平竞争,不算是插队,我只是给你搭一个平台,至于能不能竞选成功,这我是不管的。幕僚长一职我会一直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在人事上做出调整,派一员干将去接替你的职务。”

“你这是为了我好,我明白,我会好好考虑的。不过我想再在军队里多呆几年,多积一些军功再回来。”

“你想为国开疆守边,那是好事,我当然支持。不要有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心理包袱,我们大华民国是积极进取的,军队永远都是国之基石,良将名帅永远都是国之栋梁,总是有用武之地的。”

“有老弟你这话,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周天寿哈哈一笑,心底里的所有疑虑尽消了。

正交谈间,马车就行到了周天寿所居的周公府,万磊为了让周天寿先安心静养,有多些时间陪陪家人,所以只是小坐了一会,陪周家老小拉了一会家常就离开了。

周天寿回京之后的数日内,各大军区(军种)的司令和军长们也都相继回京,参加中秋节集庆活动的同时,也要召开军委会议,议定下一步的军事计划。除了留驻西北的第一集团军,其他军团与海军的主力都南调了,一场统一江南的大战迟早是要打的。

当然,这仗不能说打就打,也不是说有强大的军队就能伺强凌弱的,所谓得道多助,为了得道义赢人心,开战得先有理由。不过这难不到万磊,因为他相信: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

这不,从八月开始,万磊就为找开战的理由而努力奋斗着,而他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鼓动江南各省自立,挑起明朝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如果能挑起明朝内乱,那就更好了。

八月十五,万磊布《邦交修改意见书》,决定对江南各省实施进行经济援助。而所谓的江南各省,其实就是已经宣布自治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省,把那些没有宣布自治的行省排除在外,理由也十分充分,自治行省立宪决心大,已有法治意识,值得信任;而非自治行省立宪决心小,没有法治意识,不值得信赖。

而万磊也不是空口说白话,意见书刚一表,满载有一百万石粮食的数十艘货船就开抵这些沿海自治省,给每个自治省送二十万石粮食作为军粮的同时,还给提供几万套兵器盔甲,这是摆明了在扶植独立势力。

而万磊这一“慷慨解囊”的行动,一石就激起千层浪,湖广江西云南等省的军民们看到了那些自治省拿到了好处,也纷纷鼓动起来,要求自治,一时间,自治的浪潮就席卷了整个江南地区,好不容易从请愿立宪风波中熬过来的明朝廷又陷入了分裂危机之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农家有喜:拐个王爷做相公 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 龙王传说之应龙翔天 陆少你老婆又开挂了 手握系统回村当渔夫 情暖如风似锦 都市之军火专家 锦绣江山:神医傻妃 重生之四舅 我的时空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