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量的公式并没有完全记熟,就更别提熟练运用了。瞧着江浩那一脸急躁的样子,周文涛隐隐地也想到了这一点。
“我这里有些公式,考试经常容易考到的。江浩你先背起来。”周文涛转身从随身携带的洗得白的斜挎包里,翻出厚厚的一叠装订成册的练习本,一共三小本,放到了江浩面前。
周文涛的字跟他的人一样,一笔一划很是认真,瞧着一板一眼的,却有几分风骨在里面。
周文涛见赵清茹一直看着那叠厚厚的练习本,又从斜挎包里拿出了另外一本加了硬壳封面的,递给了赵清茹。
“那,那个,赵清汝这本是你的。”
“谢谢周老师。”赵清茹将两本写着数学的练习本粗略的翻了一下,现内容是一样的,但很明显给她的这一本字迹好像更端正一些。
辅导功课的时间虽然枯燥了一点,但时间过得还是挺快的。这会儿已经是七八年一月中旬,临近过年。
周文涛家虽说是也住在魔都,却在浦东。这会儿的浦东可不是几十年后的黄金地区,而是魔都有名的棚户区,说白了就是贫民区。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不大的房间里,说不准夫妻俩睡一张床,上头还睡着小叔子跟小姑子。日子过得如何,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但这住房紧张绝对是个大问题。
考虑到开学后,周文涛很难挤出时间来给江浩补习功课,所以这些日子,周文涛每天一大早搭乘轮渡从浦东跑到浦西,再转两趟公交车到江家,晚上则乘末班轮渡回家。来回的交通费,江家跟徐家自然有报销,其实就连补习费也是不低的。
周文涛之所以答应给江浩以及赵清茹补习,有看在卷毛司宇的份上想报恩是一回事,只怕也有补习费的因素在。但赵清茹觉着,帮忙补习支付费用,是非常正常的事儿。按劳所得,名正言顺。就是不晓得为什么,那位三嫂知道这事后,就有点儿阴阳怪气的,连带着二舅妈这段日子瞧着赵清茹的眼光,也有点怪怪的。
简直不知所谓。
“三点了,周老师,今儿就到这里吧。要不然可就赶不上轮渡了。”赵清茹低头看了一眼左手手腕上的手表,提醒道。
“啊,这么快?”正在给江浩讲解化学习题的周文涛看了一眼习题,稍稍忧郁了一下,“我先把这题讲解完了再说。”
赵清茹见周文涛那认真的模样,没再吭声,而是直接起身走出了房间。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轮渡最晚是六点,江家到浦西这边的渡头需要换成两班公交车。这会儿虽说马路不够宽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