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一肚子花花肠子,全是带眼儿的蜂窝煤。
多数时候这两方人是各有各的活动圈子,是井水不犯河水。结果这次原本只是件芝麻绿豆再小不过的事儿,却不想隐约引来了两方人互怼。
这事儿不想生都生了,自然得想法子解决。
“不行!我家儿子不能让人白打了!”某家长不等听完白老师的叙述,直接拍着桌子跳了起来。一旁年纪更年长的那位则慢悠悠地开口道:
“这事儿,总得想法子解决。下面我就稍稍简单地说两句…………”
这位感情当成是在自己个儿单位里,做年度总结报告来着,还六大点八小点注意事项。相信在场,没有几个人愿意听这些个废话。
“kao,有个屁话好说的……”
难得有空的赵父从自家老大赵清山那边听说了自家孙子跟外孙(女)在学校(果然)打架后,第一反应是“那个臭小子敢把他那乖(外)孙女儿给打了?简直活腻味了”。至于臭小子们这头,则是关心输赢问题。瞧着赵父那架势,分明就是想说“如果输了,就别跟他说,因为丢不起这人”。
只是赵父完全忘记了,他最大的那个外孙,还不是嫡亲的,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周岁而已。至于嫡亲的孙子才八周岁,外孙则只有六周岁半而已。
赵清山没空,当然也有点嫌丢人,所以这次跟赵清茹一道到学校见老师的是赵父,当然还有闲来无事,凑热闹的赵家老爷子。赵父现在好歹也是一方军区司令,即便没有穿军装,只是普通的中山装,到了学校那也是器宇轩昂,一副威严模样。至于赵家老爷子,仅存的几位跟第一代领导人一道打下这江山的老将军,历史见证人啊。
学校最初负责教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大头兵那些个家属,虽说后来从外面高薪挖了不少好老师回来,教职员工里依旧有不少家属在岗位上。即便底下老师不认识,学校领导肯定是知道赵父的,更不要说赵家老爷子了。一听说惊动了这位老人家,赶忙收拾仪容,亲自到校门口接人都来不及。
更何况这次的事儿牵扯范围还真心不小。
就在几方家长跟校方坐下来详谈协商解决问题的,已经知道捅娄子的小萝卜头们也聚在了一起。曾家小哥扭扭捏捏地拿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木之本”出品的木制保险箱,纠结了半天,递给了小一。
“姓曾的,你想干嘛?!”大宝赵文渊挡在了小一前面。
“我大姨夫说,男孩子不可以欺负女孩子。这是我最喜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