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关着房门,生闷气呢。不做饭,你让你家老子(奶奶)吃什么?!喝西北风不成?那也得有西北风才行。
还在肉痛无辜损失了一大笔钱的陶伯父跟陶奶奶只好眼不见心不烦,将陶悠然给打了。陶悠然乘机跟自家老爹还有偏心眼儿的奶奶告假,说是明天一早要送好友上火车。
陶伯父要说也确实老实,上楼见房门还锁着,便以为陶伯母还在生气,便委委屈屈地在堂屋凑合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后没见到早已习惯多年的早饭后,好生不习惯。可到底还是忍着没上楼去敲房门。
其实,陶伯父若是上楼去敲门,就会现这门根本就没有上锁。而且,屋里早没了陶伯母的踪迹,只有靠墙已经掉了油漆的那张写字台上,还压着陶伯母留下的“需要彼此冷静一下”的纸条。
当然陶伯母的纸条上还写了其他内容,大致意思就是这几天带着女儿跟儿子出门散散心,顺道彼此冷静一下。也让陶伯父好好想一想,准备如何处理陶奶奶一味偏心大儿子,总是克扣自家这个严重问题。
陶伯母并不是个只顾娘家不孝顺婆婆之人,甚至很多时候更偏向婆婆。问题欺软怕硬的陶奶奶做得越来越过分了。旁的不说,若不是这会儿大学都是免费上,估摸着连这个上学机会都不准备给自家闺女陶悠然。
就因为他大伯家的那个大孙子,也就是陶悠然那大堂哥要结婚了,陶奶奶就让自家幺儿子拿出五百块钱来当礼金。在人均每月工资就二十多还不到三十块的八零年,一年到头能存下一两百算是富裕的了。五百块可不得存个好几个嘛,还真不客气。
现在虽说陶悠然再过两年便能毕业工作了,问题小儿子小南山不也要准备上初中了嘛。上了初中,这花销可就大了。家里那点子老底……都一点点地让大(愚)方(孝)的陶伯父给贴补出去了。
现在看来,这次陶伯母下定决心出门散散心,完全是让赵清茹跟钱沂南这俩催化剂给催化下的结果。不过不管怎么说,问题既然已经存在了,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至少现在爆出来,矛盾还没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带着一双儿女,跟在赵清茹跟钱沂南后面一路南下游山玩水,直到到达目的地南岛的陶伯母并不知道家里因为她的罢工,已经家不成家,脏乱成不像样子了。而陶奶奶更是天天站在院子里,等陶伯父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的时候,破口大骂陶伯母是如何不孝,虐待老人。
人心毕竟是肉长的,即便真的长偏了。陶奶奶这么见天的数落,对于陶伯父而言除了心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