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你怎么也成了**大盗啦?你喜欢还是自己留着吃吧。”
旁边同学“噢噢噢”地大声起哄。
张建新在一旁饶有风趣地说:“你们这些人也真是,不知道挖掘潜力拓宽资源,还说人家是**大盗,我看你们这些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思想太落后,挨批的应该是你们阻碍历史车轮前进的人。不摘白不摘,来,素梅,多摘点,到了队上我们泡菊花茶喝。先不要告诉他们,喝完再说,气得他们撑破肚皮。”说完摘了几朵野菊花塞进了素梅的手里。
旁边同学哈哈大笑地说:“素梅,你可要提高警惕,别让花言巧语蒙蔽了眼睛,小心上错贼船。”
素梅被大家笑得满脸通红羞涩地说,“你们这些人,尽抓我寻开心”。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到了一个村庄。贫下中农知道知青的到来,他们早早的在村口等着。忽然一阵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孩子们叫喊声,打破了村里的寂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纷纷出来迎接远方来的客人。他们大声喊着“欢迎知识青年下乡来!欢迎欢迎!”他们热情地跑过来帮着知青拿行李,问长问短,宛如是见阔别已久的亲人,洋溢着浓厚的亲情。
在老乡的簇拥下,他们来到了为他们早已准备好的屋子。这里有三间房,一间是从外面进来两间连着的,另一间是从外进去独立的一间房。房子不算大,但也很干净。房顶上铺满了油毛毡,油毛毡上盖着红瓦;墙壁和地面都是三合土筑的,看起来还不错。进房的不远处的墙璧有一个窗户,窗户是用几根茶杯大小的木棍竖装在窗户框上,没有窗门,没有任何遮掩。里面两间房里都安了三张没漆的单人木床,床上铺了一些稻草;有几张凳子,一个小方桌,桌子上放了一盏三角防风玻璃的煤油灯。外面有一间厨房,有一个煤灶,火正旺着,上面放了一个烧水的瓦壶,壶里冒着热气。旁边靠墙是一个用红砖垒起来上面放了块水泥板的案板,案板上放了一块砧板,旁边放了一只淡黄色竹壳热水瓶。墙角放了崭新的箢箕,扁担,锄头,四齿耙头。显然这都是特意准备的。
一个三十多岁模样的女人,把知青接到屋后,热情地用茶杯给每个知青倒了一杯水。然后指着身旁的一个男人说:“这是我们生产队的队长,他叫陈振兴。我是队里的会计,叫陈菊华。”又指着旁边的一个女人说:“这是我们的妇女队长。你们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们。”
素梅打量了这几个人,只见队长个子不高,人也比较单瘦。穿了一件褪了色的蓝卡其布的中山装上衣,一条黑土布裤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