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章 想抢人(2/3)
作者:清茶淡语
家贫走他乡!他们会来的,陛下给了我三年的免税,五年减税政策,就凭这个,对哪怕在南梁本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来说就有致命的吸引力!
到时候咱们再给他们提供免费的种子,租借便宜的农具。你说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来耕作?
南梁和咱们在二十年前本就是一家人,老百姓才不会在意谁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在意的是谁能让自己不饿肚子!”
“那咱们派人去南梁抢人,恐怕会惊动当地的望族!”
"不用,这不是有现成的吗?阿秋带来这帮子人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本地人说的话总比外人多几分可信度。
老百姓都不是傻子,当人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铤而走险的,我只不过是提前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活路。”
通过和这些人聊天,乔云清算是基本上摸清了河对岸的情况和两边不同!
第一,由于世家贪得无厌的争夺,田地的赋税越来越重,很多百姓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吃不饱饭的。
他们多数情况下会把树皮磨成粉,掺合一定的米糠黑豆,蜀黍等杂粮来解决填肚子的问题。
有人说南方多湖泊,多河流,吃不饱可以抓鱼虾充饥!
呵呵,想的美,河湖早就被很多大家族占为己有了,打鱼也罢,下河也罢,都是要交鱼税的,那税赋一点都不比他们轻,
再说,不是每一家人都会游泳,都有渔船。不会游泳,谁敢轻易下水?
第二点,就是水匪和山匪勾结,老百姓种的粮食往往到收获的季节都不一定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孝敬了东家不说,还要孝敬这些土匪。
如此往复循环下去,导致南梁百姓先是变成的流民,最后逼成变成土匪,叛军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尤其是在北方大量士族南迁之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大景和东夷每年都要接收一部分逃难的流民。
以前是他们等着流民上门,如今乔云清不想等了,郓城这里百废待兴,好多事情都缺人来做。
对方不稀罕的流民,他稀罕!对方嫌弃是包袱,对他而言却是难得的人口红利!
他阿娘曾经说过,在这乱世,人不应该比牛马还要不值钱。牛马两三年就可以使用,而人呢。最少十年才能回报社会,这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牛马。
人可以有自己聪明的脑子利用牛马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可牛马却不能指挥人。
所以阿娘曾在信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