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程度了。和乔家的这些主子相比,他们府里的当家人可算得上是游手好闲!
一群人边聊边往村里走,不知不觉就到了牛大宝兄弟的木工作坊。
这里俨然成了村里最繁忙的地方,进进出出的劳力从里面搬抬着各种各样的木制零件。、
牛大力和牛大宝穿着一身短褐,手脚麻利从一大堆的零件中挑出要用的,不大一会就拼接出了想要的农具。
鼓风机,杈耙,半自动打谷机,脚踏式脱粒机,棉籽脱粒机,纺纱车,织布机,应有尽有。麦场上放着早已经拼接好的乌泱泱的几十台装备。
而在麦场的另一端,小媳妇,婆子们聚在一起,抓紧时间,抽着苎麻丝,然后用脚踏纺车纺成纱线。
当纺锤积累到足够多了的时候,就送到织作坊里去,用织机织成三尺宽的麻布,然后裁剪成一个个麻袋。
这玩意耐用,耐贮存。用来装稻谷,装各种东西,实惠方便,还不占地方。
贫穷的家庭大冬天的还可以用它当床单被罩取暖,自然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乔欣在早春的时候,就让大伙在贫瘠的山地种上大片的苎麻。到了秋季,将收割回来的苎麻泡在水池里,灌入石灰水浸泡两周,然后剥皮抽丝即可使用了。
曹管事上前一步问道:“都准备的咋样?”
牛大力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挺有信心的,拍着胸脯保证道:“没啥大问题了,这些、是按照老夫人临走前留下的图纸做出来的。
行不行,曹管事一会派人去田里割一捆谷子过来试一试效果不就知道了。”
“那成!”
曹管事喊了一声,旁边早有迫不及待的的村民齐齐上手帮忙,不一会百十斤的稻秧就摆在脚底下。
有些农具当初割麦子的时候都用过了一遍,此时再次用上,曹管事那叫个得心应手。
他将一捆捆沉甸甸的谷子放入半自动的脱谷机进料口,脚下同时用力的踩着踏板。脱粒滚筒开始旋转起来。谷粒通过转动与滚筒上面的齿钯摩擦,肉眼可见的与秸秆分离。
谷子被强烈的摩擦力迅速脱粒。一粒粒饱满的谷粒像雨点般落下到前面的空斗里,汇聚成一座谷粒的小山,而脱粒后的谷草则从另一侧飞出。
老湖镇的村民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就这么完了?不用先把捆好的稻谷先挑到麦场散开,也不用在用人或者牛,驴子拉着石碾子一圈圈的碾压稻谷?
眼下有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