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没想到乔老夫人居然跟自家小辈提起他这个才见一面的小管事,心里那个激动呀。
难怪老爷总是说,乔家把他们当人看了。
就瞧瞧乔家这些小辈,第一次见面也没丝毫倨傲的态度。说话也客客气气的。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第一次被官家弟子这么对待过。
“不过是点吃饭的小本事,多谢老夫人看得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霍管事客气了!”
乔大郎见对方态度不错,主动解释一下自己来这的前因后果。他阿奶说过了和手下某些方保持必要的沟通是减少误会和隔阂的最有效方法。
该说的他都说了,霍管事原本还担心是不是乔府对他们王家有什么不满,打算另起商船?如今听了乔大郎的说法,才知道这一切还真是凑巧。
王大林一家可能不太熟悉乔大郎他们,可绝对熟悉霍管事,就他们脚下的这片地还是王家的。霍管事更是三天两头的跟他们打交道。
渔民都是没有固定居所的一群人,船就是家,家就是船。漂泊不定,居无定所才是他们生存的常态。
王家村的人当初迫不得已逃离南梁祖地,本就是打算换个地方,改头换面重新开始。趁乱时期来到大景,他们也想跟其他人一样,买上几块良田,做个真正的有资产的人。
奈何除了打鱼跑船,他们啥都不会,还得靠祖业养活自己。
当初身无分文落地王家村的时候,当地官府是把他们当做没有户籍的流民。是王员外听闻他们都是渔民,看中了他们的一身好水性,想把这些人儿都笼络过来。这才大方的在城外王家靠河的一片土地上允许他们安定下来。
这个过程中,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王家的赵管事和船头儿霍管家。
他们或许对乔家有所顾忌,但是对长期打交道的霍管事就多了几分信赖。
“乔家可是厚道人家,和那些世家不一样,小公子若是有什么要求,王老汉你只管好好的去办,人家亏待不了你的。”
王树林叔侄俩听了这话,心里那最后的一点疑虑也消失了。
比起霍管事,徐灿此刻的心思全部都在商船运回来的货物上。
他们酒楼已经改头换面,整装待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等乔家的人和货物一到就可以重新开业了。
他向霍管事打听:“不知道船队这会儿带了多少人过来?”
霍管事并未回答,而是看向乔大郎。
乔大郎立马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