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不断,在北戎攻入江城,发生了江城屠杀惨案之时,末帝带着皇亲贵族不战而逃。
杨老就对那个朝廷失望至极。逃过一劫的他辞官告老,蛰伏乡里等待明主问世,可惜至死都没实现。
杨老回乡的头几年,一次外出偶遇了五岁的乔云清。
彼时的乔云清已经懂得藏拙,借着在给一帮春游学子当杂役,偷偷地起学习文字诗词。
小小小年纪哪怕被发现了也丝毫不慌,让杨老对他记忆犹新。
结果就是乔云清从仆役变成了杨家书院的一个杂役,至于能不能有收获,那就各凭本事了。
他每每借助打扫卫生的机会去偷听孩子们的读书声,乔云清就像海绵一样,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乔云清暗地里就已经将蒙学所有的书籍熟记入心。
可偏偏这个时候,杨铭纯溘然离世。
乔云清因为某些原因,也失去了这份工作,但是凭借着这两年的见识,他居然找了一份书局的工作。这简直是老鼠掉进米缸的日子。
那时候,乔欣大部分时间都在赚钱给老爹看病,还要操心家里的生计。
一个女人何其艰难?
她对三个儿子小小年纪就在镇上讨生活感到心疼,但又无能为力。
这乱世,有口饭吃总比饿死强吧。
当初二儿子没跟原身说过是谁帮忙,原身也心大的不多问。
那两年肯定不像乔云清说的那么轻松,真要看好他的资质为何不收做入门弟子,偏偏只让书院做个杂役?
乔云清明显不愿意细说,乔欣也知趣的未再打听。
不过,不管怎么说乔云清都是受人因果,这个人情不得不还了。
免得夜长梦多,乔欣直接做了决定。
“老大,老三,去村里借几辆个架子车,天亮了就去镇上。老二随我进屋,你们主仆也自己清洗一下,休息一下一起出发。”
乔欣待人进了偏房,就把从徐灿那里得到的银两递给乔云清。
“我们可以考虑去一个比较富饶点的地方,这些钱足够咱们落脚。”
乔元清瞧着手上十几个金瓜子,和七八张银票,心头一震。
这哪是足够落脚,他们一步进入小地主也是绰绰有余的。
母亲何时这么厉害了,那以前又是为何.......
他顿时反应过来了,此人非故人。
“阿娘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