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蒋钦带人把白帝城攻下了,让我们带人去接收?”>
一大早,楚歌就被周泰带来的消息给惊呆了。>
叫你去买粮,就是这么买的?>
这是无本买卖做惯了?>
“主公,公奕擅自出兵,打乱主公部署,请主公恕罪,末将教导无方,请主公责罚。”周泰单膝跪地,请罪道。>
“不关你的事,你先起来。”楚歌扶起周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公奕陷城之举,想必事出有因,我们之后再行论功过。”>
既然打下白帝城已成事实,楚歌自然也不会让蒋钦撤军回来。>
“幼平,你先率水军前往支援公奕,我之后会率军前去与你们汇合。”>
“末将遵令。”>
周泰走后,楚歌又召集其他人前来。>
“做好准备,随我出征。”>
得知出兵的消息,一众将领并没有丝毫害怕,反而跃跃欲试。>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众人散去和家人告别的时候,农兵已经开动了。>
“快点,把粮草都搬到船上去。”>
“牵马的小心了,别让马掉江里了。”>
直到楚歌坐船离开,亲临指挥的李大壮才松了口气。>
歇了一会,他又让人开始给廖化的一团装辎重。>
“大人,听说这次表现好,我们农兵能转正,是不是真的?”农兵们一边搬运辎重,一边朝领导他们的大同士卒打听。>
得到肯定答复后,农兵们顿时像打了鸡血,一个个推着独轮车跑得飞快。>
车队一路向西,连绵十数里。>
有巫县来做工的流民看到车队,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
“打仗了,打仗了。”>
“好啊,这是去巫县的,我们巫县终于也可以分田了。”>
“不行,我要回去,我要去分田。”那人说完就跑,连工钱也不要了。>
其他同乡的人闻言,也纷纷跟着他跑起来。>
——>
“夫君,这是要出征?”>
“不错,夫人安心在家,我过几日就回来。”>
“夫君,兵凶战危,万勿小心。”>
廖化离开后,张紫嫣带着如今签了短契的侍女返回娘家。>
“小姐,现在街上好干净啊。”侍女看着崭新的街道,一路上没了随地可见的大小便,不由惊叹道。>
“是啊,就连道路都重新修过了。”张紫嫣想得更多,能够有心建设领地的君主,其志必然不小。>
“小姐,听说前面建了集市,里面有种叫麦芽的糖果,我们去带点给小月好不好?”侍女小红道,而她口中的小月同样是张府的侍女。>
大同军来了后,她们年纪小,还未到嫁人的年龄,加上张紫嫣对两人不错,于是两人都签了短契继续在张家做工。>
其中小红跟着过来侍候张紫嫣,小月留在张家,本来小月也要跟着的,不过现在外面很少有人愿意去大族家里做雇工,所以张紫嫣把后者留在家里照看父母。>
“好。”张紫嫣点头同意。>
两人前往集市,这一看更是感觉县城的变化好大。>
眼花缭乱地逛了一圈,买了东西回到张府。>
张家书房。>
张开问女儿:“那廖元俭对你可好?”>
张紫嫣道:“父亲,夫君对我极好。”>
“那就好,那就好。”旁边张母哭道,“我可怜的嫣儿,都怪你父亲,硬要你嫁给那军汉,可苦了我的儿了。”>
“哼,妇道人家,你懂什么?”张开斥道,“嫣儿不嫁给那廖元俭,你还有如今这好日子过?”>
“你不看看那文家、李家,如今别说没人愿意伺候他们,就连柴火都没人愿意卖给他们,今后怕不要自己去砍柴。”>
“没人愿意给他们做雇工,现在连家中夜香都要自己动手洗,难道你愿意过那种贱民都不如的生活?”>
早早把女儿嫁给廖化,张开觉得他实在是太英明了,如今这城里,虽然大同军对他们一视同仁。>
可百姓们却在无形地孤立县里的世家大族。>
往日里有人担着柴火来卖,现在没人愿意卖给他们了,哪怕加钱都没用。>
往日里有奴仆洗衣烧饭,现在就连倒夜香都要自己来了。>
还别说,据他了解,那些大族里的人已经开始受不了了,有部分人已经决定去领取新的户籍,全面加入大同军治下。>
另一边,张紫嫣安慰着母亲:“娘,孩儿真的没事,孩儿现在过得很好,夫君每日还教导孩儿读书写字,这是我喜欢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