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王敖广看着愤然离开的敖顺,良久之后,才叹了口气,看向另外两个兄弟,道:“此事你们如何看?”
敖闰冷声道:“天发杀机,量劫再起,这一切都是纣王所为。若非他妄图逆天改命,又岂会发生如此之事?”
“龙族这一千五百年来,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好不容易熬过到了量劫结束,却又横生枝节。”
他顿了一下,道:“老四失了平常心,想拉着整个龙族一起陪葬,我自然不同意,但若就此放过纣王,那也可能。”
敖钦则是抬了抬眼皮,赤色的龙须下,响起沉闷的声音,道:“老大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敖广沉吟片刻后,淡淡道:“如今,阐教作壁上观,西方教掌控人间,纣王复兴成汤之势,也不可阻挡。”
“龙族还是以稳妥为先吧,反正已经忍了一千五百年,再忍百年也不过如此。”
敖闰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满,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一礼,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西海了。”
说罢,他也离开了。
敖钦看了敖广一眼,闷声闷气的道:“老大,老三回去,就会投西方教。西海离西方大陆太近了。他早就和我们不是一条心了。”
敖广淡淡地看着四兄弟里面,看似最为憨厚的敖钦,道:“自巫妖量劫之后,这无量四海,谁是一条心?”
“二弟,为兄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要龙族再一次崛起,想要无量四海立于。
子受看了那铁券片刻,淡然一笑,道:“先是得了伏羲的传承,现在又得了神农的传承。那么再往后,应该就是轩辕人皇的传承了。”
“是轩辕剑,还是崆峒印?”
“当三皇的传承在人间传播越广,三皇与人间的因果越深。”
“到最后,在三十三天外天到处溜达的火云宫,就会被这份因果拉到人间。”
“到那时,才是三皇真正离开火云宫的时候。”
……
三十三天外天,未知之处。
一片火云笼罩的火云宫中。
正在闭目修行的三皇,突然齐齐睁开双眼,同时看向一处。
在那里,本应该有一个铁券。
那铁券,原本是伏羲证道时,太上圣人所赠功德铁券,用来记录伏羲的功德。
伏羲自囚火云宫后,就将此铁券带来,当了个纪念。
之后,三皇一同参悟岐黄医道,就用这铁券当成载体。
而此刻。
铁券不在了。
没有任何气息,没有任何因果,承载着岐黄医道的铁券,消失在火云宫中。
就如同,一开始就不存在一般。
三皇:???
轩辕人皇看着那空白之处,良久之后,开口道:“两位皇兄,我要记错的话,那里应该有一块铁券。”
“我要没看错的话,那块铁券现在不见了。”
轩辕人皇终于坐不住了,他长身而起,一步来到放铁券的位置,眼底神光大盛,将那处空白里里外外扫过。
片刻后。
他确定铁券不在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痕迹后,震惊地抬起头,道:“洪荒现在已经乱成这样了?偷东西能偷到火云宫来?”
伏羲与神农面面相觑,一时间相顾无言。
火云宫与洪荒断绝一切因果,就连圣人也找不到这里。
谁能来这里偷东西?
道祖吗?
……
太清天,八景宫。
八景宫深处。
有一处先天太极大阵。
大阵之中,封印着一柄利剑。
这柄利剑,剑身之上,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
剑柄上,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此剑,正是人族圣剑,轩辕剑。
此刻。
已经在大阵之中,平静了数万年的轩辕剑,突然发出一声剑鸣。
就见数千道剑气骤然从剑身上炸出,掀起一片剑气风暴,在先天太极大阵上,撞出铿锵剑鸣。
看守大阵的童子吓得脸色苍白,扭头就跑。
“大,大,大老爷,轩辕剑鸣啦!”
当年,太上圣人封印轩辕剑时,就曾经说过。
当轩辕剑再一次剑鸣时,就是将再遇其主的时候。
自轩辕人皇自囚火云宫至今,经历五帝,启夏,成汤数万年时光,轩辕剑没有发出过任何动静。
而现在,剑鸣响了。
守剑童子刚刚踏出大殿,就被一股柔力又送回了大殿中。
太上圣人的声音随之响起,道:“不用在意,继续看剑。”
守剑童子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想了想不久前,人王让孔宣给大老爷送信一事。
他就闭上了嘴。
他就是一个看剑的小小童子,大老爷怎么吩咐,就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