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遮天欲雨,窗外数声风露,肃肃揖黑云,何必小桥独步。>
远处传来雷声,头上乌云密布,细密小雨紧促不停挥洒下来。>
闪电在肃立的士兵甲胄上反射出寒芒,雷声雨声声势雨大,愈发衬得当下环境的阴森与压抑。>
泗水河畔,小桥之上。>
杨青帝一边听着士兵说着水下情况,一边将身上的衣衫褪去。>
“……九个大鼎都已经确定位置了,相距不远,都是在上游处。”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大声道。>
杨青帝朝着汉子所指方向看了看,随即抬头,眺望了一眼整条泗水河的形势。>
“将军,我替您下去吧,”二和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这水下暗流汹涌,地势复杂,让兄弟们先下去探探情况。”>
杨青帝伸出手掌,感受了下雨水的凉度,随即低声向秦二和吩咐了几句话。>
“可是将军……”>
“哪儿那么多屁话,这是军令!”杨青帝眉头一皱,双眼一瞪,气势雷霆。>
“诺!”>
秦二和恭敬行礼,随后转身离去。>
络腮胡大汉撇过脑袋,吐掉嘴里的毛草根,不屑地冷哼了一声,小声道:“搁这儿装样子给谁看呢?老子才不信当官儿的会下水呢。”>
汉子名叫韩立,是武陵营的老人了。>
早在归入秦兵前,他便是赵军中一名伍长,而如今虽在武陵营中没有职位,但却笼络了一大批赵国旧部。>
武陵营中除却近百人的老秦兵,剩下的兵卒自然也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诸如秦二和这样的“亲杨派”,一派则是以韩立为首的“反杨派”。>
两派人皆是赵国旧部,平日里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都是小动作频出。>
秦二和他们感激于杨青帝当初救命之恩,韩立等人却对这种谄媚之举报以鄙夷,其实无论是哪一方,都清楚他们已经复国无望。>
再加上统率他们的是杨青帝这种年轻小将,韩立这种沙场老兵自然难以诚服。>
国破家亡不说,又被一个无名小将管辖,韩立这些人平日里自然少不了些牢骚。>
与其说是与杨青帝做对,倒不如说是对这种寄人篱下、毫无希望日子的反抗。>
一群兵卒站在韩立身后,齐刷刷地盯着那位小将会作何反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