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黑市上买到了巨弩的设计图。
正如朱允熥所料,朱高炽沉稳,但无谋,没多想就带着设计图回江南去了。
朱棣一见到设计图,仿佛看到了曙光。
“呵呵,哈哈哈哈!做的好,儿啊,你真是心思沉稳,爹用你是用对了!”
朱高煦反复看着这张图:“爹,需要马上投入制造。”
“嗯……要打造出比朱允熥更多的巨弩来,越多越好,你们两个一起去做这件事。”
有了巨弩,至少也能和朱允熥旗鼓相当了。
朱棣憧憬着未来:“可惜啊,军师没能看到这些,如果道衍在的话,本王……呵,不提了。”
朱高煦说:“爹,咱们和朱允熥打,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不妨事,军师在离开之前,还给为父献了一计,我们两年之内,不去应天,就在这江南富饶之地发展。高筑墙、广积粮,并且还要发展其他地区的势力,将应天孤立开来。如果除了应天之外,满天下的人都归顺为父,那应天还是大明的国都么?”
两个儿子相互一看。
朱高煦说道:“爹,此计甚妙,到那时候,大明的风水就会转到江南来。天下人人都会仰望爹,而不是他朱允熥。”
“好了,下去办吧。”
实话说,朱棣还是最喜欢姚广孝,可惜人已经去了。
张信飞鸽传书,消息被三宝得到,转而告知朱允熥。
皇宫大内,御书房里,朱允熥望着信函,还蛮佩服燕王的。
如果燕王要打,那他丝毫不需。
永乐大帝想要自己发展,从江南向外围扩张,形成国中之国,这倒不得不防。
天长日久,大明就真的分裂成两个国家了。
必须马上将朱棣‘打’成贼寇,让各地的人不敢围着他转。
“三宝。”
“殿下?”
“选个良辰吉日,我要登基。”
三宝一惊,眼中满是欢喜,主人终于要做皇帝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可不是嘴上说说的。
“是!奴才立刻去办!”
朱允熥一旦做了皇帝,那朱棣就必定是草寇了。
大明的国都在应天,这是人所共知的。
“慢着……”
“殿下,还有什么事?您不会改变主意了吧?”
“矫诏一书,假太祖爷亲笔密诏,就说太祖爷是传位给我的,只有这样,才能令天下人信服。”
“是,奴才知道了。”
朱允熥仰坐在椅子上,不禁叹息。
没想到,自己真的要称帝了,做皇帝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称帝,就得立后,还要办科举,以彰显皇家源远流长之意。
应天办的越热闹,朱棣就越心急。
等皇位一稳,朱棣就真的没机会了,因为人心所向。
“来人,把三通叫过来。”
三通就在外头守候,听到呼唤,很快进门。
“三通,木料现在还有多少?”
“殿下,看您要干什么了,如果是打造弩箭,绰绰有余,咱们城外还有很多山林,都可以用。”
“嗯……你把地图拿过来。”
地图展开,朱允熥指着应天的三面,一路通向江南、一路通向北平,一路是水路,第四路不必担心,因为那是应天的后方,朱棣绝对不会绕到后头去,因为路线不通。
“这三个地方,你命人设下营寨,越多越好,还记得北平南边峡谷的连营么?”
三通点点头:“知道,殿下这是提防燕王么?”
“我要称帝,他肯定会来捣乱,不来就等于承认了我的帝位。哦对了,你给齐王朱榑送去一封书信,就说我不撤他的藩,他所在的城池,封给他,世袭罔替。”
“是。”
世袭罔替……呵,只要不是公开下旨,那都是假的。
乘自己称帝之前,先稳住齐王,让他犹豫不决,隔岸观火。
朱棣必定会派大军来应天。
……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的听着蒋浣的叙说。
朱允熥要称帝了,还是矫诏,假借老朱的旨意,其实这很逆天,如果老朱现在没死的消息传出去,那朱允熥就是大逆不道。
老朱气性很大,可在对待朱允熥的事情上,他是反复思量的。
这孙子很会玩,称帝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只有称帝,才能让燕王着急,带兵来攻。
而‘圈禁’二字像烙印一样打在朱允熥的脸上,会导致世人不服。
如果有一份朱元璋的手书,那天下人不服也得服了。
“呵,呵呵呵……”
老朱越想越开心:“咱这个孙子,真有头脑啊,矫诏,允文就绝对不敢这么做,朱棣也没这样的脑子。世人都知道咱是属意允文的,用矫诏是一步很大胆的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