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重新夺回了兖州,休养生息,兵势日渐壮大,听说长安城大乱,王允死了,李傕和郭汜又起了内讧,如今汉献帝回到了洛阳,手下谋士荀彧就进言道:
“我们应该早点把天子抓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做起事来都师出有名,这要是晚了,就怕天子被别人抢去了,到时候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曹操一听有理,正要点兵发往洛阳,却听得天子已经下了诏书,命自己前去勤王。
曹操大喜,手里捧着诏书,仰天大笑道:“真乃天助我也!”
于是命夏侯惇和曹洪为前锋,赶往洛阳。
夏侯惇和曹洪不敢耽搁,一路行军,就往洛阳而去。
没想到半路上就碰到了逃难的汉献帝正被李傕和郭汜追得上气不接下气。
李傕和郭汜,原来也是带着兵马来抢皇帝的。
于是一番厮杀,曹洪杀退了两人,这才见到了献帝刘协。
“曹公何在?”
国舅董承问道。
夏侯惇一指身后说道:“我二人为先锋,主公随后就到。”
正说着,就见远方尘土飞扬,旌旗招展,曹操飞奔而来,见到献帝,滚鞍落马,倒头便拜。
“罪臣曹操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献帝刘协急忙将曹操亲手拉起,口中叫道:“有曹公在,孤无忧矣!”
于是曹操就又护着献帝回到了洛阳。
一进洛阳,曹操等不由大吃一惊,眼见得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被大火烧过的痕迹,皇宫之中,更是一片狼藉。
将汉献帝安顿好,曹操这就回了大营,感觉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有了汉献帝在手上,那就相当于有了政治资本,自己代表的就是大汉朝,谁不服气就打谁,而且还一点毛病没有。
曹操不由得对荀彧是万分佩服,
正想着表扬荀彧几句,却不料荀彧又说话了。
“主公,洛阳一场大火,气数已尽,不宜再为都城,可劝陛下速速迁都。”
“迁都?”
曹操有点诧异,仔细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于是问道:“若迁都,文若(荀彧字文若)认为哪个地方最适合?”
荀彧毫不犹豫的答道:“许昌,只有许昌才是最适合的地方。”
曹操大吃一惊,想起了卫毅一再坚持要去许昌安家的事情,不由得在心中喃喃道:“难道这个小兔崽子一早就猜到了以后的都城会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