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和约”与日本单独媾和后,日本就全力以赴加入“关贸总协定”,从而打过了对外贸易的大门。
“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先把他们加入“关贸易总协定”的大门给堵死。”
加入“关贸易总协定”是日本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必须要想尽办法阻止日本加入其中,至少拖延日本加入的脚步。
拖一天是一天,能拖十年是十年。总而言之,关贸总协定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是日本不加入,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的打开世界市场。
“先想办法把门关上,还要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微微点头,李毅安又抽了口烟,继续思索道。
“嗯,第二步,就是产业转移了,如果注定要有人吃“廉价货”这碗饭,那与其让日本人去吃,倒不如让南洋去吃。尽管“廉价货”有违南洋的基本贸易策略,但是……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嘛!”
比如现阶段,完全可以把南洋的低端纺织业转移出去,比如马来亚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转移地区。虽然马来亚的人口远不如日本,还有接近一半的和平教人口,但是当地华侨更多,向当地进行产业转移有助于增强华侨的影响力。而且因为其人口规模摆在那里,就算开足马力对美国倾销,对美国的冲击包括南洋高端纺织业的冲击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马来亚的人口和人口素质,是比不上日本的,但是优势在于马来亚是英国的殖民地,现阶段还可以借助帝国特惠制帮助马来亚发展。而在另一方面,马来亚的廉价冲击波的威力虽然比不上日本,但是却可以给美国带来“便宜货”震撼,从而可以确保在日本试图加入关贸总协定时,拉着美国纺织业界一同,阻止日本加入。
其实日本之所以能够大量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因为它们具有工业化的技术基础,尤其是人才方面。虽然自己弄走了日本的工业设施,但是曾经培养起来的人才,却并没有完全损失,而这些人才正是日本从战后重建的根本所在。
而半岛战争的特需经济,也加快了日本的战后经济复兴,可关键核心还是“对外贸易”,只要关上这扇门,或者说只要拖上个十几二十年,那么日本在战前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就会在这个过程之中消失殆尽,即便是到时候,他们重新加入了“关贸总协定”那也是积重难返的。
毕竟,长达几十年的经济衰退,会让那些技术人才的知识远远落后于时代,长期的失业也会让他们的职业能力趋于消失,最终,他们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