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上是否有仙人,不得而知,但是奇闻名却是因为人,这个人就是武当鼻祖——张三丰,其人虽然早已仙逝,但其留下的武当绝,足以震慑现今的武林,而武当的地位,在武林中能与之匹敌的也只有少林一家。
武当山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背依绵延千里的神农架,亭亭翠绿的林海,将这里的庙宇神殿淹没其中,真有那深山不见寺,青海藏古楼之境。
在山脚下抬眼望去,如同五指一样的山峰藕断丝连,又以各种姿态展现在眼前,在北面有一座的吊桥,将相近的两座山峰连在一起,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往右看,那一段红褐色的,裸露肌肤的山峰,就是主峰,悬崖绝壁,突兀而起,怪石嶙峋,威武壮阔,它那股威武阳刚之劲更彰显突出,看到这里,不觉让人顿然慨叹天地之苍芒,人身之渺小之感。
华远靖就站在武当山脚下,眼望着身前的山峰,真是感慨万千。
解剑石前。
两位武当弟子现在就拦在华远靖的前面。
一位颇的弟子道:“请将你的剑留下。”
华远靖知道这是武当的规矩,上得武当,就必须先解下身上的兵器。
华远靖将华远靖递到这个人手上道:“此剑甚重,请留意。”说着话,已经将剑递到了武当弟子的手上,这位弟子看华远靖的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没有听华远靖的话,单手来接,结果就是,他这一只手的力量还真没有这剑沉,身子不由得弯了下来,急忙双手接住。
华远靖笑了一下,对另一位道:“烦请前面带路。”
等着二人都走了有一段距离后,这位弟子手上的剑就忽然的轻了,与普通的剑没什么区别了。他用那奇怪的目光看了看华远靖的背影,忽然明白了,这是在故意教训自己的,原因很简单,刚才自己的口气不仅狂傲,而且在接剑之时,身子直立,又单手来接,这分明就是没有看得起人家,身为武当弟子,怎能如此不知礼数?想到这里,这位弟子向华远靖消失的地方施一道家之理,以表歉意,更表教诲之意。
按理说,别人教训你,你是不应该有这样的表现的,但是这位弟子也绝非愚钝之人,华远靖这种的教诲,实在是大侠之范,换作其他人,就很有可能很强横,或是大打出手,哪里还给你什么面子可言?对于这样的人,他们是见得太多了,也有些不耐烦了,才使得这位小道人才有此举动,却没有想到,华远靖是这样的宽宏大量,正是华远靖的这番点化,这位现不知名的道人,将来却成了武当的掌门人,这个人就叫顾兼椋。
华远靖随着这位弟子顺着道路,一直前行着,同时欣赏着这独有的景色,不觉间在一条干涸的河沟对面横卧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三个字——划剑石。
华远靖驻足问道:“请问这划剑石是什么意思?”
这位弟子答道:“这是真武大帝上山前为鉴定修炼意志,划地成河,与其母亲痛心疾首分别之地,最终修炼成功,成功飞天。”
华远靖点点头。
这位弟子似乎很能说,也很热心,接着道:“华公子,你再看这里。”他一指这条干涸的河沟里的河床上。
华远靖一看,这里还有三个大字——磨针石。
未等华远靖问及,这位弟子又说:“这是我们真武大帝来此道没有成,反而还遇上了千辛万苦时,就在此处,他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这个老婆婆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磨着一根铁棒,他就好奇的问道:‘老婆婆你在做什么?’‘我在磨一根针呀。’就在大帝想着这句话的含义时,这位老婆婆就不见了,大帝也终于明白这句话的真谛了。”
华远靖连连点头称是,这个故事,不也是在说自己吗?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精神,也许今天也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华远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那岂非仅是天资聪慧就能够达成的?
紫霄殿。
屋顶全部由孔雀蓝琉璃瓦镶嵌,看上去如行云流水,天然而成般。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色,绿色两色为主镂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且华丽,彰显富贵之气。
大殿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构思巧妙,造型舒展大方,装修古朴典雅,陈设庄重考究。无座神龛上供有数以百计的珍贵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殿内屋脊由六条三彩琉璃飞龙构成,中间有一宝瓶,闪闪发光。由于宝瓶过于沉重高大,由一头四个天才童子手中的铁链牵制。
一位道仙骨的中年人就站在这紫霄殿内,手持一把浮尘,身子笔直站在这里。再看:面如古铜,天堂饱满,双目神采奕奕,一缕花白色的山羊胡子垂在胸前。
华远靖看着这位道人,肃然起敬,施一礼,道:“晚辈华远靖见过前辈。”
这位道人就是现今武当的掌门人——玉霄真人。
玉霄真人打量着华远靖,真是越看越喜欢,他还从未如此欣赏过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华远靖这样的年轻。
玉霄真人一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