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船一掉头,回归原来的港口。张方刚到人家船上,过来一个头目,这头目能有三十五六岁,笑呵呵看了看他:
”张方,你真行啊我在剑山那会儿,就没少跟你打交道,每次下书我看都是你的事。”
”是吗这么说咱们是老熟人了。”
”懂得进山的规矩吗”
”那你说吧,都是什么规矩”
”对不起,请把你的眼睛蒙上,委屈委屈吧”
说着人家把黑皮子拿出来,给张方戴上眼罩,把眼睛一蒙上,张方觉得天旋地转,什么也分不清了。他只好老老实实往船舱里一蹲,来个听天由命。左转右转,左拐右拐,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张方就听着沿路之上口令声不断,他心里头就猜测,这也许是虚张声势,也许是戒备森严,不过人是不在少数啊他觉着船只靠岸了,有两个喽兵把他从船上架到岸上,把这个进山罩给摘掉了。张方在地上蹲着,揉揉眼睛,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站起来一看,果然在岸上,就见眼前站着二十几名彪形大汉,为首的有个大头目拎着双刀,面对张方怒目而视。那个水上的小头目做了交待,然后上船走了。
提双刀的大头目断喝一声:”走跟我们来。别乱说乱动,乱瞧乱看。如果不守我们的规矩你可找亏吃。走”
张方一看这家伙比秃尾巴狗都狠,事到现在就得忍着。张方低着头跟他们往里走,这眼睛可没闲着。张方放眼一看,这万龙长风岛的气势不亚于剑山蓬莱岛啊山岭重叠,怪石横生;前头是一条大路,五步一哨,十步一岗;高处全有哨兵和瞭望楼,险要地方全有滚木礌石灰瓶炮子,好像在山头上还吊着几门红衣大炮。张方跟着他们走了约有十里地左右,眼前闪出一块平川之地,有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看外表,跟北京的紫禁城没什么区别,不过讲气派,讲规模,那就差得多了。正中央是高大的午朝门,门外站着卫兵。这个大头目来到卫兵近前,低低地说了几句,指了指张方。卫兵点了点头,到里面送信儿。又等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出来引着张方往里走。又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了金龙殿的门首,人家让他站住,到里面送信儿。等了片刻工夫这才叫张方进去。张方往里头一看,嚄这座金龙宝殿不亚于剑山的天王殿,一拉溜能有十五间房子大小,厅堂高大,里边的大柱子就有十六根,每根柱子足有两抱粗,全刷了红漆和黄漆。往正中央观看,正中央有一座高台,高台上并列着两把椅子,前头是龙书案。在上首的椅子上坐着英王富昌;下首坐的人长得五官端正,年岁不太大,小黑胡,穿着杏黄色的袍褂,张方猜想这位准是十四皇子。张方再往两旁观看,有僧人,有老道,有俗家,约有五六百位。上首坐着谭天、燕普、三大金刚佛;下首的头把椅子上坐着一个年迈苍苍的老头,这老头挺干净,大奔颅头,四梭子下巴,燕尾的胡须,两个眼睛往外鼓鼓着,两颗虎牙支出唇外,在他背后站着八个年轻人,一个个精神抖擞,二目如电,给他捧着一对八棱万字青铜铎。张方就猜想这位很可能是独角苍龙龙天寿。再往两旁看,熟人不少,生人也不少。张方正扑棱脑袋看,就听有人高声喝道:
”下书人跪下,你瞅什么”
张方不卑不亢,不但不跪,相反把胸脯一挺,脸一仰,冷笑了两声:”我说各位,客气点好不好我乃堂堂大清国钦差大人驾前的办差官,特命全权使者,焉能下跪呀你们这是错看人了。”
张方这一句话就捅了马蜂窝了。群贼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剁他剁他剥他的皮抽他的筋不能让他跑了,剁他”
大帅谭天站起来把桌子一拍:”各位不要忘了,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等问明情况再做处置不迟。”
这谭天说话真有分量,一句话全给镇住,众人退在两旁,谁也不说话了。
谭天说:”来的这不是张方吗”
”正是在下您不是谭大帅吗谭大帅,多日不见,您挺好啊”
”嗯,挺好。张方,你来干什么”
”大帅,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且问你,前几天在三庄擂我们连胜了十阵,当时你当众表示,一定履行条约,三天后率众投降,让我等接管万龙长风岛。红嘴白牙,我想您说的话不会忘吧时至今日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你们还没给答复,这是何道理我家钦差大人十分动怒,命我前来提出质问。”
谭天点了点头:”噢,原来如此好吧,既然你来了,本帅就代表万龙长风岛通知你,要叫我等率众投降,没门儿那个条约不算”
张方一乐:”谭天哪,果不出我们所料。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拉屎往回坐。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我们也不抱着什么幻想。不过谭天你可听清楚,我这次来乃是先礼后兵,如果你们说话还能算数的话,这可是个便宜,乃是一条正道;英王和十四皇子进北京伏法,不见得就能把命丢了;他们俩这一降,你等也能保住性命,免遭涂炭,少死多少人,能给本地的老百姓造多大的福。倘若不听良言,势必要决一死战我告诉你,官军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千门大炮,上万的船只,数十万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