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一百五十章 还算幸运

作者:二子从周
给你这么一讲,好像是挺重要的。"土良志感慨的说道:"毕竟是我们老祖先人的歷史嘛,这根子也不能忘了。"

"其实文字的东西好歹还有个载体,因此不算最紧迫的。"周至说道:"更多继续拯救的文化遗產,却是歷代毕摩口口相传的那一部分,比如古歌;或者以形体展示的那一部分,比如各种祭祀舞蹈。"

"这些文化遗產最好的载体就是人,但是现在学这个的已经断代了,那另外的载体就只能是录音或者录像设备,如此才可以保留下来,交给后来的研究者们和兴趣者们研究学习。"

"娃子你这心有点大了。"吉克赤日之前一直都安静地听著,没有说话,现在突然开口了:"就算经过了两次劫难,剩下的那些,你知道有多少吗?"

"来之前我查过一些资料,如今还倖存的彝文文献,石刻在黔州境内尚存二百六十多块、滇省境尚存七百多。"

"纸书等类型文献,国内有关部门及英法美德等国收藏的数量,约莫有一万多册。"

"我猜美姑民间典籍的数量,比这个只多不少。"

"而我说的继续拯救的那一部分,是远比这些还要多的,留在毕摩们心里的那些。"

"你准备怎么救?"老赤日追问道。

"老人家您等等啊……"周至放下酒碗,回到车上取来一个索尼的录音机:"我们可以用这个。"

这是一台最新的採录设备,用的是信息採录专用的小磁带。

这种磁带和普通磁带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和传统磁带壳子很大,核心软磁条很少,内容只够一面半个小时信息收录时间不同,这种磁带的录音软磁条很长,圈裹很厚,磁带比较宽,因此磁带壳子的厚度要比普通磁带厚,但是大小却差不多只有普通磁带的一半,让机器的体积变得相当的小巧。

"老人家,麻烦你把刚刚的古歌再唱一遍。"周至将包裹著消除爆音的羊毛头的话筒伸到老赤日的面前。

老彝人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大致猜测得到这是什么东西,将小话筒接过,对著它就唱了起来。

等到一曲唱完,周至取来一个鸡蛋大的小音箱接到录音机上,将磁带倒了回去,按下了播放键。

老人苍凉古朴的歌声从音箱里传了出来,在这空旷的房间里,索尼录音机的採录功放效果都非常的棒,就好像出现了另一个虚空中的老赤日在歌唱一样。

"这东西比县广播电视局的可强太多了。"吴仁中惊嘆不已:"省城的设备,录音效果真好!"

"最厉害的是工作时间足够长。"周至介绍著:"这种磁带,一盒可以录製化的复杂性,让土良志听得直皱眉头:"这个……这些到底算文化精华还是算文化糟粕?"

"没有深入和透彻地研究了解,我想我们都没有评价的资格。毕竟现在连管中窥豹都算不上。"周至态度很诚恳:"但是我们可以先将这些宝贵的资料保留下来,等到大家都研究透彻了,再来评价不迟。"

"那是,肘子说的才是道理,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啊,有什么评价毕摩的资格?也就是命好落在了新时节,要换到早百年间,哼!"

光这句话就已经可以说明吉克赤日的品行。

毕摩掌握了大量的巫咒,法术,製毒技术,虽然吉克赤日经常遇到对毕摩文化詆毁的人,但是也只是生气而已,从来没有想过用那些手段去报復。

灵不灵的先不论,只从老赤日从来没有起过这份心思这一点上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

"虽然事情很复杂,但是我们也不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周至说道:"我们国家有语言文字的民族还不少,最出名的就是满蒙藏三族,还有回族使用过的波斯文和阿拉伯文。"

"这些民族的文化遗產也需要整理,不过它们都有个优势,就是这样的整理工作从很早的元、明、清三代就已经开始了,留下了大量典籍不说,也为我们收集整理其他民族的文化遗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现成的范例。"

"彝族在这方面要弱上许多,原因就是之前的古代王朝没有足够重视,加上从古到今多年的内外战乱和浩劫,导致典籍大量散失,更多沦为一代代毕摩间的口口相传。"

"但是事情又得两说,"周至安慰著老赤日道:"相比我国眾多还没有发展出文字,或者说曾经发展出了文字,最后又遗失的民族来说,彝族又是非常幸运的了。"

免费阅读.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美食鉴定家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天下第一修 穿成万人迷的炮灰竹马 重生后她成了大佬的掌心宠 都市修仙:我又被挖出来了 我跟天庭抢红包 从零开始的乐园之旅 爱你在劫难逃 文明之万界领主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