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说这样转移来转移去的,对玉器风险好大,而且第一批玉器现在也分别存在了蜀都和首都几处地方,重新归拢很麻烦了。
不过现在已经在厂里完工的那批,你们送去港岛展出是没有问题的。
姚冲都要哭了,说加上祖师爷存下的那批,一共也才四五十件,而且绝大多数还都是鸡心佩,螭龙环那样的小件,总体还是有点不够看啊。
周至笑着说那我给你出个主意,你们把没雕刻完的那批也带上,再带上雕刻工具,到了那里给港岛人民来个现场展示,我估计比纯展出作品还要更受欢迎。
“还……还能这样?”姚冲有点怀疑。
“相信我,这叫做玉雕工艺,妥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港岛人没有见过这个,绝对会感到惊喜,不信你打电话问问主办方,听他们乐不乐意。”
姚冲心怀忐忑地将电话打了过去,那边一听哇塞,居然还有这样玩的?这样当然好啊!我们给你们安排二十个人的名额,将大师傅们都带过来!
这次展会举办得非常的成功,尤其是诸庆红在展会现场,用一块带皮的半成品胚料,在磨床上用“游丝双钩”法只用了简洁的几次走料,便雕刻出了一枚汉代风格的“物展。
自从一物流失海外,共计不下千万,其中以劫掠,抢夺,盗窃,走私等非法手段流失的,至少占据了绝大多数。
由于举证极度困难,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流失的那些文物,除了如周至这般回购,回归的可能性极小。
不过有一类却是完全可以追索的,那就是建国后,尤其是中国加入联合国关于保护文化财产而制定“54年公约”和“70年公约”,以及我国与许多国家签订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以及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的政府间协定以后,这样的追索便有了可以依循的法律机制。
本来这样的追索方式是所有文物回归方式当中最困难的一种,但是架不住建国后尤其是物实在有点多,因此现在追索起来,也有了不小的成果。
最近中国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分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倡议在教科文组织获得通过,全世界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有了一个正式公认的分类标准,以此为契机,为了彰显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相关部委和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了一次大展。
这次大展的展品有几个来源。
一是海外人士的主动捐赠,这里边既有华人华侨,也有外国人,如周至打过交道的坂本五郎,曾经给国家历史博物馆捐赠过宋葵花式漆盘等文物。
还有一种就是国人回购,这里又有两类,一类是购入后自行收藏,比如周至的六手卷,一类是购入后捐赠给各地博物馆,包括故宫和国博,比如李家人购回的圆明园兽首。
还有一类,就是法律追索了,还是两类,一类是配合国际刑警破获的刑事案件,一类是两国在协议框架内联合破获的刑事案件。
涉案的赃物,经过艰难的法律程序以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