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盛世收藏

作者:二子从周
从技术上来讲,老社长这三幅字,根本不值得出动周至和徐邦达,周至建议送到荣宝斋修复,其实都已经是看在书法者身份的面子上了,并不是指作品本身值这个待遇。

现在完全就是杀鸡用上了牛刀,换到苏州,扬州,首都随便一家水平稍好的装裱店,差不多都可以接这活。

周至当然不敢胡乱说话,毕竟人还在主人家呢,不可以不礼貌。

不过徐邦达是什么人,老爷子今年已经无第一,武无第二,书法一道上,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追求,这是无可厚非的,就算苏黄两位大擘,不也有‘石压蛤蟆"和‘树挂死蛇"之争?」徐邦达笑道:「诶等下,我好像明白了……我的书风受大苏影响很多,你的则师从黄山谷,难怪相互看不惯,却原来是前世的冤家,哈哈哈哈……」

听见徐老这么一番解释,周至也不禁乐了,搞不好还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金部长在旁边一直搭不上话,直到现在才笑着小心翼翼地道:「周先生这位是……」

「这位是我们国家水平最高的鉴定大师,书画大家,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主任徐邦达徐老爷子……额,你就当是你们国家吴世昌、崔淳雨一类的人物就可以了。」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南韩,日子好过起来之后,一样地流行起了「收藏热」。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批的南韩客商进入丹东,发现东北大地上,有好多的古代朝鲜的艺术品,于是众多的南韩收藏家和文物贩子,以丹东为基地,疯狂的收集朝鲜瓷器,字画,铜器,凡是朝鲜的古旧的物件,都是他们收集的范围。

短短数年,原来一元一个都卖不出去的民窑青瓷碗,转眼就飙升到百元以上。

更加好玩的是,无数丹东渔民成了北韩渔民和南韩商人交易的「掮客」,北韩渔民们将从北韩收集到的旧货,在海上和丹东渔民交换生活物资,然后丹东渔民将这些东西带回城市,用来供南韩商人采购。

精明的韩国客商还把在中国购买的朝鲜古旧的生活用品,转手运到美国,盈利颇丰。

现在韩国的古艺术品私人博物馆成批的出现,很多的地方都涌现开设了古董店古玩店铺,汉城最大的古玩市场里面店铺多达字的,姓氏也都在中国的百家姓的范围,题款上的中国文字写的都很讲究规矩,有中国书法大家的风范,印章也完全和国内一样。

这个特征也和岛国在某段时期完全一样。

南韩的大收藏家,篆刻家吴世昌,编着了一本《槿域印薮》,书内详细的收录了一三九零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间,朝鲜近千名的书画家印鉴款识,包括画家的出生年份,姓名,雅号,别号,字,别称,异名等,都做了详细记载,特别对于书画家使用的印鉴,都一一收录。

另外就是着名研究者崔淳雨编着的三册《南韩美术大画册》,其中收录了朝鲜古代画家作品二百多幅。

周至来到南韩才几天,就已经了解到了这些,也购入了这两本关于南韩书画鉴赏的大书,了解到了不少的知识。

「哎哟,那可是大师啊!」金部长大惊失色:「失敬失敬!」

前两天周至已经指点金部长的手下绷起了裱画墙,摆上了裱画桌,现在东西都已经带齐,就可以工作了。

最搞笑的是这里还来了一支摄影团队,可能是电视台的,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还拿着话筒在叽里呱啦地讲解。

周至对一脸莫名其妙的徐老爷子笑道:「这是之前已经说好了的,他们会把这事儿拍成一个文化纪录片,大概是李会长为了给自家老爷子长脸吧。」

徐老爷子抽了抽嘴角:「算了,你熬你的浆糊,我研究一下南韩人的书画装裱套路。」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邪帝霸宠:血族萌妃 [综]团长的跨界直播 网游之神级土豪 傀儡交易:二嫁豪门长媳 官道 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txt下载精校 风流小村医 海贼:人为刀俎,我为天龙 猎妻宠婚:总裁太撩人 再战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