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京之前,周至盘了一下自己的底糟,感觉自己一百多万英镑加三百多万美元再加五百多万人民币,折算下来高达四千五百万人民币,这回怎么都可以豪横一把了,结果刚到就给老爷子来了一记重击。
王老爷子夫妇的收藏既多且珍,“大圣遗音”乃是唐琴,有极大可能是雷威所造,珍贵无匹。
除了这把唐代伏羲式琴,夫妇还有宋代龙吟虎啸仲尼琴,元代金声玉振仲尼琴,元明凤嗉式琴,明代蕉叶式金声琴。
随便一把都是极度珍贵。
而老爷子的香炉,除了刚刚说的那四个极品,剩下的还有小三十个,件件都珍贵异常。
而这四个极品炉子里边,四龙海水铸造工艺最为复杂,年代也最久远,乃是元代的;蚰耳圈足炉和冲天耳三足炉则是香炉里边的至宝“宣德炉”;剩下那个虽然是崇祯的,但是炉身通体黑漆包浆上闪烁着分布的金片,宝光艳艳,是所有炉子里边包浆品相最漂亮的一个。
不管老爷子准备给自己留下哪个,剩下的三个外加其余存货,都得让周至掂量掂量自己的经济实力。
这还只是琴和香炉,老爷子的收藏还有佛像、书画、藏书以及五花三火和三河县刘显庭的。
老爷子喜欢玩鸽子,玩鸽哨,玩葫芦,其实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老爷子心里边,和他收藏的“大圣遗音”,是等价的。
而袁老对老爷子的态度,那就一个字,宠。
有个笑话能够说明老爷子有多爱,袁老对他有多宠。
困难的时候,有一天袁老发现家里的钱买了喂鸽子的高粱,就没法再买奶粉,买了奶粉,就没法买高粱。
两人商量了半天,认为要是为了奶粉开口借钱还说得过去,为了喂鸽子借钱就有点不像话了。
于是决定,手里的钱拿去买高粱,而奶粉的钱,借!
“这本《自珍集》,是我和荃猷在平反之后,多方寻回的。”老爷子倒是豁达:“自我得之,然又失之,其后又得之,今日又去之。可谓一生波折,尽在其中了。”
“不过上一次离开它们,却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这一次啊,我和老伴儿可算是能睡好觉了!”
“德绵堂永远都是对老爷子和袁先生开放的。”周至诚恳地说道:“二老想来,随时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老爷子很快立好遗嘱,交代清楚他和老伴最珍爱的两件宝贝的归宿,并且请在场的众证人都签了字。
也不用律师在场什么的,就现在周围这帮人,任谁过上十年二十年,都是行业类的头几把交椅,势力影响力都非常庞大,有他们作证,比什么都好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