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特别的时间节点,人的感慨容易变多。>
加上本书已经过半,决定借着这个比较特别的晚上,跟大家多聊一聊,并对开书到现在近三年做一个整体总结。>
其实对左轮来说,有一个词是很合适的——恍如隔世。>
从怀着忐忑发出第一章那个晚上开始,远不可能预见到此时此刻。>
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连载给左轮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审视时间方式,也更加切身感受到陪伴的含义。>
感谢大家的陪伴,有幸陪伴大家。>
有不止一个书友问过,左轮是不是文字从业者。>
其实不是,左轮从事的是很普通的行业,做着一份糊口的工作。>
很少能帮到别人,也并不觉得自己创造了多少价值。>
上学是理工科,高考作文同样很挠头,只是从小书看得比较杂。>
然后多年后的一天,不小心思考一下人生的时候,突发奇想觉得可以写个故事。>
赋予一群虚拟角色在认知层面的存在意义,想想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甚至有着莫名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做好。>
然后这段特殊岁月就开始了,直到现在。>
言归正传,回到书本身,首先就是最想聊的一个问题——>
1.这本书看的是什么?是不是一本“爽文”?>
这本该是书友们讨论的一个问题,所以在这里左轮仅是换一个角度,就“在写什么”这一点提供一个参考。>
是的,这是一本爽文——因为本书的写作初衷,就是要写最爽的文。>
悲剧并非深度的必需品。>
虽然左轮看过太多的悲剧故事,但反而更肯定这一点。>
深刻,合理性都不是理由,“让人看得不爽”跟故事好不好不存在直接关系。>
包括通俗程度也是。>
写得惨和写得晦涩,其实很多时候是偷懒的做法,真正又酷又有趣的故事,一定同时也是深刻的。>
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酷和有趣,而是拙劣的假象。>
读者花精力去跟随剧情,理顺逻辑,感受人物,得到的首先就应该是乐趣,并且是绝对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左轮看了太多太多,受够了说教,故作深沉,道德绑架……想让故事更纯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