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类似于儒家这样的诸子百家,那和朝廷几乎就如同一体了。>
诸子百家之中,就算剩下的那部分不是世家子弟,但也至少是一个寒门,或者是豪强出身。>
寒门,这就是落魄了的世家。而豪强,就相当于地主阶级。>
这两个阶级,人家只是不如世家而已,然后普通百姓比起来,那就是那些普通百姓永远仰望的存在了。>
真正能够混入诸子百家的普通平民百姓,压根就找不出几个。>
而王羽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本质上就是为了扩充官学的师资力量,让这些科举落榜的士子们上山下乡,深入到大苍基层,真正的让底层的百姓可以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只不过,这种发光发热的事情,肯定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乐意去做的。>
故而,如果这些人能够做出成绩,破格录取他们为官,就是王羽给他们的承诺,或者说是诱饵。>
只可惜,王羽还是低估了做这件事情的难度。这些落榜的士子,又怎么可能答应去教育他们眼中的泥腿子?真正乐意去的,也就只有极少数那几个真正普通百姓出生的士子了。>
除了少数的那几个之外,剩下的那些人家最差也是个豪强阶层,手底下最少有几百亩地,能够拉出几十上百号人,甚至,在乡里也多少有些声望。>
像他们这样的人,可选择的路太多了!>
再不济,三年之后再考一次就是了。>
故而,除去少数的那几个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子之外,剩下的那些人,愿意去的压根就找不出几个。>
对此,王羽心中无奈,但也不能多过强求。强扭的瓜不甜,教育这回事,可马虎不得。>
他固然是有手段,让这些人乖乖的答应他去做这些事情,可是,如果不是真正想做的话,真的让他们去充当师资力量,也只不过是在摧毁未来的人才。>
而且,万事开头难,很多事情,不怕走的慢,就怕不去走。>
故而,就像是管仲的改革一样,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不怕他走的慢,重要的是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殿试策论,王羽亲自出题,以当今大苍大乱为题,让诸位殿试的学子出谋划策,以此来决出一甲人选。>
之所以是大苍,而不是天下。只是因为天下太大,大到了,这里绝大多数人,对于其他皇朝的情况,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