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队果然没有要放过他们的意思,在陈墨他们到达铁匠堡的第三天,铁匠堡的周围,发现了楚军的踪影。
老皇帝和一众大臣现身城头,远远的看着。
“陛下,臣等看过,围在外面的还是那支一路追着我们的楚 队。”
说话的是丞相林庸。
老皇帝点了点头,拿着千里镜在观察,半晌放了下来。
“尔等可有什么对策?”
众臣没人说话,半晌,林庸开口说道:
“陛下,这支楚军多为骑兵,众所周知,骑兵不善攻城,况且咱们铁匠堡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老臣以为,只要我们坚城不出,想那楚军也是拿我们没有办法,久之自会退去。”
“城中吃食还可维持多久?”
老皇帝又问道。
丞相林庸看向一旁的邵多亮。
邵多亮赶紧躬身答道:
“回陛下,城中粮食尚能坚持半年有余。”
老皇帝松了口气,“嗯,粮食是我们的命脉,要好好计划,不可浪费,城头上也要加强巡逻,防止贼兵偷袭,还有,为长远计,也不能坐吃山空,还应派人潜出城去,想办法筹集粮草运进来。”
“陛下,大将军神武英勇,不如将筹集粮草一事交于大将军,以大将军之能,定能马到成功!”
郝巢站了出来,躬身说道。
老皇帝看了他一眼。
“哪个大将军?”
郝巢一愣,眼中闪过喜色,看样子皇帝和大将军终究是闹的僵了。
“微臣说的是陈墨大将军。”
老皇帝哼了一声,“陈墨已被朕罢去大将军一职,你难道听不懂吗?”
郝巢赶紧跪下,“微臣不敢,微臣以为陛下当时说的是气话,微臣还请陛下恢复大将军官职,眼下正是我大梁用人之际,不如让大将军戴罪立功,想必大将军必会对陛下感恩戴德,为大梁效死力。”
老皇帝心中有气,嗤笑一声,“郝巢,朕封你为大将军,给你五十兵马,即刻起,出城筹粮。”
郝巢浑身一震,眼中显出一丝慌乱,强自镇定。
“陛下三思,微臣一介文官,岂敢和大将军相提并论,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嗯?郝巢,你以为朕是在和你商量吗?你敢抗旨?!”
郝巢吓了一大跳,伏低身子,把头抵在地上。
“微臣不敢,微臣只怕自己一将无能累了三军,身死是小,误了大梁是大。”
“哼,陈墨立下小功便瞧不起朕的文臣,岂不知史上诸多文臣领军,常常创造奇迹,朕就是要他看看,朕的文臣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庸臣,一样可以带兵打仗,一样可以打胜仗,朕意已决,不必多言,希望你不要负了朕对你的期望。”
说完,老皇帝一甩手,转身走了。
郝巢跪在地上脸色发白,他猛的抬起头来,求救的眼神看向丞相林庸。
林庸瞪了他一眼,阻止了他想要说出口的话。
他只能把话咽回去。
众臣一个个从他身边路过,有些人脸上分明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
没错,这都是他强出风头的结果,现在他如愿了,皇帝陛下把他从从三品一下子提到了正一品,这升迁的速度比火箭还快,可他却笑不出来,他只怕自己有命出城,没命回来,这哪是升官啊,分明是让他去送死啊!
可他不敢不答应啊,不答应,立刻就死。
他咬着牙站了起来,林庸靠不住,他说过会和自己站在一起,但是仅靠他们俩显然无法改变皇帝的命令,必须自己想办法,庞伦那支队伍如果能带在身边,想必活着回来的几率会变大很多。
想到这里,他快步向城堡里走去。
陈墨此时并不知道城头上发生的一切,他现在正和谷千崖一起鼓捣他们的炼炉,经过三天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建造,他们终于建成了一个小型的炼炉,今天就是试炉的日子。
谷千崖瞪着通红的双眼,紧张的捏紧了双手。
陈墨也是灰头土脸,这些天帮着改图纸,造炉体,忙里忙外,在谷千崖的催逼下,根本没的休息,眼中透着无奈。
他甚至有些后悔把炼钢的方法教给谷千崖,这家伙也太性急了。
不过他可不像谷千崖那么紧张,因为他知道,这个炼钢炉一定会成功,这是科学经验啊。
等了几个时辰,第一炉钢水终于出炉了,被倒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谷千崖满脸通红,不知道他是真的兴奋的脸红,还是被火红的钢水映照的脸红。
按照陈墨的指导,几个铁匠把模具中的钢条倒出来,开始快速的锻打。
剩下就是铁匠们的专长,渐渐的钢条被锻打成刀的模样,然后淬火、打磨。
最终,一柄钢刀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谷千崖兴奋的提起钢刀,轻轻一弹,清脆的声音回响在炼铁大厅中,他哈哈大笑,随手挽了一个刀花,脸上全是兴奋之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