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攸在案旁坐定, 手指轻轻抚摸着这信封封口的地方。
因为落在泥水中, 这信封已经变得像干枯的树叶一样, 有些发脆, 又皱巴巴的,不过, 吴攸能看出来这信封虽然薄, 质量却不错,里面的东西应当没有损坏。
她自言自语道:“伸头是一刀, 缩头也是一刀。谁怕谁呢?!”
虽然这么说,她基本上肯定,赵扬应该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但是至于他猜到了多少,吴攸就不知道了。
她把心一横, 将那封口小心的撕开了,把里面那一张纸抽了出来。
里面用小字一行一行的记载着,那些大晋的臣子们最近的几次密会,时间、地点、会议的长度,还有会议之后他们的动静。
吴攸很乐意看看热闹,不过,这里面并没有提到任何与她的身份相关的东西。
只是,她确实读到了, 正如谢瑾时所说的, 他们最后一次密会之后,开始频繁的派出一些人手,在周围的州县闲逛, 扮作商贾和过路的旅客,和当地的百姓聊天询问最近有没有见过什么南方来的人。
他们似乎是在寻找什么。
那密探记载的很是详细,吴攸发现,这些人寻找的人,除了是“从南方来的”之外,没有什么具体的特征。
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是以自己为目标。谢瑾时多半是在吓唬自己。
不过,虽然“南方”这个特征听上去很宽泛,可眼下在夏地和齐地,南方来的人并不多。若是凑巧,或者说不凑巧的话,他们说不定也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毕竟自己逃出来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沿途向那些村民们讨要吃的和喝的。
吴攸叹了口气,希望自己的“死讯”能快点传过去吧!
她正要将这一封信烧掉,忽然发现,在那信封里面,好像还有一张叠的更小的纸。
她忙把手指伸进去,将那小方块一样的纸掏了出来。
待她把那纸慢慢展开,她多少有些惊讶——这是一张画像。画的,是一个少年。
吴攸打量着和她相似的凤眼,尖瘦的小脸,甚至连目光中的一丝锐利,一丝威严,都画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这张纸背面的下半部分,密密麻麻记载着晋兆帝所有的子女的名字,和他们的生辰。
慕攸行的名字被用红色的笔圈了出来。
等她看到慕攸歌的名字,和慕攸行紧紧挨着,虽然什么也没有标注,但也足够让她心惊胆颤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