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怪重嘉开心,每次回去,冯赵氏总会给重嘉糖吃,在苏家冯氏跟丫鬟奶娘们都盯着他,每月吃进嘴里的糖果都是有份例的,断断不能吃多,重嘉便记得,只要回外祖家,就能多吃糖。
重嘉又长高一些,去年做的衣裳短了一截,冯氏拿来给湘玉瞧:“这孩子,长的真快,好好地衣裳没上过几次身,就再也穿不上了。”
重宇去了学堂上学,湘莲推脱说绣嫁妆就不出门了,也就是湘玉湘琪还有重嘉三个孩子,一个马车就能坐下。
马房的婆子早就得了冯氏的话,选了一架上等马车,停在大门口,冯家的方向跟苏府相反,马车需要行一个时辰才能到,好在路不颠簸,并不算难熬。
冯府就是二进的宅子,位置在偏京郊的位置,地段儿不算好,不过京城的土地寸土寸金,能在城里置宅子的家里都有些底子,冯家算是清流的官宦人家,钱银并不丰厚。
这附近的宅子很多也都是当官的宅院,大多官位不高,城里宅子买不起,就往这边买,如今这边的地价也涨了起来,翻了一番。
冯氏有一个哥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年纪都比苏重秉还要大的多,都已经成亲,冯氏的嫂嫂孙氏是江南人,婚后嫁到京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侍奉双亲。
冯家跟湘玉见过的其他人家不一样,冯老爷只娶了冯赵氏一个妻子,自此再没纳妾,也不是面子情,在外面也没有风流韵事,夫妻伉俪情深,湘玉跟着冯氏回府,见冯赵氏桌前摆着樱桃,还是冯老爷知道她喜欢吃樱桃,专门给她买回来的。
桩桩件件,皆流露着深情厚谊,采薇忍不住叹:如果能像冯夫人这样,那真是一辈子都值了。
哪个女人不愿意丈夫一心一意的,男人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纳妾是常态,赶上花心的,身边的丫鬟也得摸上炕,像冯老爷这样的,少之又少。
湘玉思忖,她家太太从小家风严谨,后院清明,又是家里的幼女,全家宠爱着,性情才会如此简单直爽吧。
这样也是一种福气,只是可叹嫁进苏府,碰上苏老爹注定不省心,毕竟不是谁都有冯赵氏的好运。
冯家虽然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是也不清贫,招奴唤婢,下人也不少,当然比苏府要节俭许多。
冯氏大哥是武官,常年不在家,家里的营生总不能单单凭着俸禄过活,跟着一群朋友私下做生意,本朝为官者不能开铺子,但没谁人真听,太子殿下京城还当铺绸缎庄不断呢,更别提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