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川岸文三郎感到有反常,反而担心派出援兵削弱了40旅团的力量,导致正面战场吃紧。
要知道,目前的40旅团并不完整,仅仅只有一个联队的兵力。
自从8月份中 队在上海主动发动淞沪会战后,一方面是中 队的攻势太猛,逼得日军不得不到处调兵增援。
川岸文三郎从内部资料得知,现在中 队在上海已经集结了近三十个师的精锐部队,而且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就占了一半。
淞沪战场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帝国士兵死去。中日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都在不遗余力地调兵遣将,力求一举击败对方。
所以日军急切间将北方战场的部队调往华东也是不得已的举措,
另一方,日军大本营认为在淞沪一带的中 队都是民国政-府这几年精心打造的精锐部队,也是民-国政府敢于全面抵抗帝国入侵的最大仰仗。
如果能在淞沪战场将这几十万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消灭,那么民国政-府的抵抗意志将不复存在,日本就会在短期内获得对华战争的胜利,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征服华夏。
还有一个原因是,日军在河北的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就跟他们在战前分析和计划的那样,中国北方军队的抵抗既缺乏统一组织也没有很强的作战意志。
帝国十几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河北,剑指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所以日军大本营认为,在没有做全国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就要将最强最多的兵力用于华东战场,力求将民国政-府一次性打趴下,从而可以尽早结束中国战事,平息国内的经济压力。
于是,本来用于配合20师团进攻山西的14师团被调走了,而有号称帝国双壁之称的第六师团也前后一步调往了淞沪方向。
而且此时华北日军还同时向山东和河南发起攻击,用于山西战场的就只有晋东战场的20师团和忻口方向的第5师团及几个混成旅团。
总兵力也从当初的十几万人,变成了现在的八万余人。
关键是,在地方守备部队组建起来前,河北的重要城市还需要抽调部分战斗部队进行防御和守备,就导致日军在进入9月分以后,用于北方战事的兵力有些捉襟见肘。
比如本来满编近两万余人的第20师团,在占领了石家庄后,就留下了40旅团两个大队负责城市守备和清剿抵抗组织,而且在铁路沿线的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