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的手下成功扎下根来,这未免有些可疑。”>
监视特高课间谍,在必要时刻利用这些人,是他们两人早就商量好的事,现在是时候了。>
“老师明见。”>
左重听完先拍了个马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后话锋一转,小心翼翼的提出补充意见。>
“学生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照常侦查,对所有接触长江堵塞计划的人员进行甄别审查。>
能找到日谍固然好,即使不能也可以把声势造出来,让领袖知道您在严格执行他的命令。>
假设调查没结果,再将特高课间谍推出来不迟,尤其是那些情报价值不高的中低层人员。”>
“好,就这么办。”>
戴春峰连连点头,找替死鬼也得把戏演全,不可能委员长今天下令,他明天就把人抓了。>
无论做人做事,有一条金科玉律千万不能忘记,不能把别人当傻子,那样倒霉的是自己。>
退一万步说,只要将细节处理好,哪怕委员长知道他们是在找人顶罪,也不会太过在意。>
反正抓的是日谍,>
这是真的就够了。>
就这样师徒两人确定好下一步的计划,随即分道扬镳,老戴坐着车向着局本部快速开去。>
左重目送对方远去,站在路边陷入了思考,古琦见状从车上走下来,来到他的身边询问。>
“副处长,没事吧。”>
“没事,委员长很生气,给了我们三天寻找泄密日谍。”>
“什么,三天?”>
听到左重的回答,古琦大吃一惊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么短的时间想要破案,恐怕很困难。>
“恩,三天,不过你不用管这件事,密码检译所有没有新情况,目标这两天使用过电台吗。>
另外,携带目标照片的人员应该到北平,北平站有没有抓到知情者,要尽快出辨认结果。”>
左重绕开敏感话题,问了问陈实的动向,又关心起针对此人的辨认工作,这非常的重要。>
光头说过,长江堵塞计划泄露只用了一个小时,间谍大概率是利用电台向日本方面预警。>
若陈实在冀东自治伪政府里担任过外交处长,这两天还碰过电台,这个案子基本就破了。>
特高课金陵潜伏人员是宝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