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首都卫戍部队的军官们甚为不满,不过在得知家属区得到“保护”后,集体保持了沉默。>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人想要光头活,就有人想要光头死在长安,比如不死心的何部长。>
此人号召了一大批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到自己的何公馆内密会,对外号称白衣誓师。>
他们纠集了十多万在陕省周边的人马准备“勤王”,向进陕的各个要地、交通沿线发起攻击。>
除了军事攻势,>
何部长也没忘记舆论宣传。>
受他控制的中央日报挑动,新闻界、文化界人士纷纷谴责少帅以及杨将军的“叛变”行为。>
《大公报》张季鸾撰文《给长安军界的公开信》,劝告东北军尽快投降,勿要误国误民。>
某些大作家更是断定张杨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破坏统一系国家之罪人,罪恶昭着。>
事变爆发第三天,水木大学召开临时会议,共同起草了《水木大学教授会为逆匪事宣言》。>
上面痛斥少帅为叛变祸首,是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的野心家,凡国人应共弃之。>
事态慢慢失去控制,>
民国越发混乱。>
中研院等七家学术机关通电全国讨张,金陵大学校长罗希志等347人联名指责叛变行为。>
这位在国民政府遭遇刺客时变成小黄人的文化人,此时倒是人五人六的装起了耿直之人。>
到了16日,金陵时事月报、妇女共鸣社、妇女爱国同盟会诸多妇女组织通电讨伐东北军。>
眼见时机成熟,何部长抛开军事委员会和人事任用程序,自任所谓的讨逆军部队总司令。>
又任命着名野猪理论家刘将军为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长寿将军顾某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
讨逆军分别集结兵力,由东西双个方向对长安进行压迫,空军也开始轰炸目标周遭城市。>
有些事注定会发生,>
谁也无法阻止。>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央军,东北军的反应让人吃惊,大部分部队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
驻扎在冀省保城的53军,军长为少帅的心腹万福麟,他是如何报答少帅的知遇之恩的呢。>
少帅要求对方迅速出兵占领郑洲,控制陇海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