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走路的姿势、动作,有无异常举动等等,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线索。>
这5个嫌疑人很狡猾,专从人多的地方走,跟踪人员追溯了一段距离,然后就失去了对方的行踪。>
将目光从卷宗上移开,左重看向宋明浩:“与嫌疑人距离最近的目击者,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
当年在金陵,特务处曾借助气味破过案子,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问看,却也知道希望不大。>
果然,宋明浩摇摇头表示没有,想想也是,若无特别原因,谁会在意一个路人身上的味道。>
“卡车燃烧现场这条线追查得如何。”>
左重将卷宗交给小特务,随口问了一句。>
“还在调查。”>
宋明浩微微弯腰,开口道:“根据山城警署的报告,可以确定那两辆雷诺卡车,均为某粮店于案发前六小时,也就是昨日中午丢失的。>
此事我亲自调查过,司机、车队管事乃至粮店上下共计53人无可疑,被盗现场我也看了,盗窃者没有留下指纹、脚印以及其它痕迹。>
烧车现场附近的百姓告诉我们,卡车起火后看到很多人从现场向着城内跑去,这些人应当就是乘车从安全屋撤离的敌人。>
对他们的行踪追溯,结果跟步行离开安全屋的敌人一样,都是快速脱离,离开封锁范围后开始反跟踪,期间有更换衣物、交通工具的迹象。>
只是有一点不同,有3个人,不仅没有抓紧时间逃跑,反而在公众场合短暂停留过,以致于露了样貌。”>
左重耳中听着,脚下已经走进了凌三坪的办公室,凌三坪和古琦正在喝茶,见到他和宋明浩进来,两人连忙起身问好。>
“副座。”>
“恩,坐吧,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
左重随意招呼了一声,示意宋明浩继续说,自己则歪头向旁边的古琦介绍情况。>
宋明浩喝了口热茶,被冻得发青的脸上多了丝血色,山城8月的气温虽不低,可雨水浇在身上被风一吹依然不好受,他缓了口气双手握住茶杯缓缓说道。>
“按照烧车现场的点火时间和敌人逃离的速度计算,我们在距离现场2公里外的一家饭馆内,锁定了三个符合排查条件的客人。>
据伙计描述,三个嫌疑人都是男性,年纪在25岁左右,身高不超过一米六,手臂粗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