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道。>
“根据我们的统计,土改前,边区驻地一带70%的土地,集中在占全农村人口不到10%的人手中,且这个数字在不断扩大。>
而占全农村人口80%以上的贫农,不仅要负责最为沉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土改后,边区驻地、延川、延长等县,绝大部分的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被消灭。>
至1938年年底,占全部人口80%~85%的贫农和中农,已经拥有了80%以上的土地,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70%和10%。>
陈先生等人哑然,接受过完整现代教育的华侨,岂能不知道这两组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明末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土地高┴度集中,绝大多数农民被剥夺了土地,变成官绅地主的佃仆,或者被迫四处流亡,社会生产日益萎缩。>
发展到最严重的地步,咒水之难不远矣1,加上日本人的全面侵华,神州陆沉恐怕近在眼前,到时候他们都将是民族的罪人。>
所以,边区的土地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下场就是当亡国奴。>
在众人思考期间,副部长继续对边区的各种政策进行讲解,增进双方的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七┴七事变全面爆发前,出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目的,我们及时对相关政策做了调整,将减租减息作为现阶段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具体表现为,已经进行过土改的地方,确保分地农民的既得利益,禁止地主、富农的反攻倒算,保护隔命的成果。>
对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停止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分配给贫雇农,以减租减息来解决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但我们也对地租做了限制,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不得减到或者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
副部长把边区在土地上的政策变化以及原因娓娓道来,没有任何隐瞒,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赢得了慰问团的好感。>
陈先生微微点头,跟同伴们对视了几眼,随后又问了问边区对私营商业的看法,这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一点。>
“西方经济学家说数字不会骗人,那我再说几组数据,诸位朋友都喝过洋墨水,可以自行思考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