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家,破堂屋之中。>
全家都在,愁眉苦脸,茫然等待着世界末日。>
昨天上午,费家恶奴已来过一次。>
说徐颖打坏了费少爷,让赔十两银子汤药钱。又清算往年积欠的租子,加上滚动利息,一共折银四两七钱二分六厘。>
家里省吃俭用,总算养大几只鸡,眼看着就能下蛋了,全被恶奴捉走抵债。>
甚至,家中粮食也被夺走,让他们今后无米下锅。>
恶奴们离开时说:“老爷仁义,允你们拖欠田租,便是少爷被打坏了,也不将你们逼上绝路。这般慈善的老爷,整个铅山上哪找去?也算你们八辈子积德。老爷说了,再给你们一天时间,把剩下的银钱凑足便罢。若是凑不齐,那就准备好田契过户。咱家老爷真真善心,只要田骨,田皮还留给你家。今后可要记得老爷恩德!”>
全家嚎啕大哭。>
若按新中国的划分标准,徐家也曾富裕过,可评为“富裕中农”:有自己的土地,生活还算富足,但无力雇佣长短工。>
但十年前,铅山大灾,旱蝗齐至。>
徐颖的祖父、祖母相继饿死,父亲兄弟三人,带着全家逃荒求生。>
逃荒途中,徐颖的大哥、大姐、堂哥饿死,堂姐被卖给牙婆换粮食。徐颖的二叔也饿死,婶婶后来改嫁。还没结婚的三叔,入山做了土匪,至今音讯全无。>
幸而遇到好官,知县笪继良上任,立白菜碑,施粥放粮,以工代赈,徐颖全家总算没有死绝。>
回乡之后,只能借高利贷种地。>
利滚利,连利息都还不起,田产陆续被收走大半。>
一下子从“富裕中农”,变成半耕半佃谋生,还得打短工的“下中农”。>
如今又遇这种事,看来仅剩的土地也要没了,等待他们的结局是成为“贫农”。>
……>
“就不该让三子读书,老实种田哪里会闯祸……”徐父脸上有伤,是昨天被打的,嘴里反复嘀咕着几句话。>
徐母无声流泪:“总得有个念想,万一考上秀才呢。”>
徐父不敢反抗恶奴,只能责怪妻子:“秀才没考上,倒闯了天大祸事。三子买书买笔的钱,还不如给浩娃娶亲讨媳妇!”>
浩娃,是徐颖的堂哥徐浩。>
二婶改嫁时,不便带着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