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肃清方案定不下来,>
虽然禁军精锐集结可用,却连京畿周围都未能肃清。>
朝堂上在扯皮,地方各级衙门一样如此,外加各都司卫所战力拉胯,抑制丧尸蔓延更是万难。>
乾安殿内,皇帝赵永铖坐在书案后,刚才他召见了三位阁臣,说了一堆没用的话。>
“若朝廷各部院,禁军各卫所,能严密执行谕旨,精诚协作……不说肃清怪物,防止其在大河以南蔓延,必是能办到的!”赵永铖叹息道。>
但他也知道,要想文武上下同心,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那怕先祖太宗也办不到。>
事实上,朝廷历百多年时间,其中经历多次改革,为的就是各方相制维护皇权,有今日之象就不足为奇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三位阁臣已达成一致,愿劝说朝廷百官相互妥协,尽快拿出平乱方略。>
“皇上,晚膳时辰到了……”大太监陈长河提醒道。>
“传吧……”>
“是!”>
晚膳就在隔壁精室,当赵永铖移驾之时,辑事监总管王安进了大殿。>
“奴婢王安,叩见皇上!”>
停下脚步,赵永铖斜睨问道:“什么事?”>
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有大事,而且很大可能不是好消息。>
“回禀皇上,淮阳郡的乱民,攻下双河裕兴二府十八城,贼首吴平山悖逆称帝!”>
一听这话,赵永铖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接瘫软后仰。>
好在周遭太监众多,迅速把皇帝身体扶住,然后将其转移到一旁的龙榻上。>
安置好皇帝,又命人去传太医后,陈长河目光扫向了王安。>
“主上身系九州日理万机,这些小事何必拿来打搅,引得主上……”>
没等陈长河说完,龙榻上的赵永铖睁开了眼,又引得他连忙去照料。>
当赵永铖坐起身,就看到王安跪伏于龙榻前。>
“朝廷出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用以安抚淮阳乱民,五日前淮阳巡抚还上奏说,乱民已分散安置……为何局势变成了如今情形?”赵永铖努力抑制怒火。>
“回禀皇上,据淮阳来的消息说,乱民之所以起事,是因为……”>
“说!”赵永铖拍桌子怒斥。>
“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