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南海都司所派三千兵马,已在昨日越过镇西关,再有时日当到达天山郡!”>
“九江都司所派四千人马,也将于今日渡过大河,再有五日可到达天山郡!”>
“清河都司……”>
乾安宫内,朝廷各重臣皆列席议事,两位枢密使正向赵延洵汇报情况。>
如今已是十月二十七,各地都司抽调的兵力,已在赶赴天山郡的路上,本月之内应该能全部到位。>
一个月来月时间,从全国各地抽调兵力,并将其送到西北地方去,这已是极为恐怖的动员能力。>
毕竟当下乃是古代,没有车马更没有信息化手段,这对军队管理系统效率有极大要求。>
听完各个都司的情况,赵延洵也是做到心中有数。>
“各地都司行军正常,都是枢密院训练有方!”>
这话可没说错,各地都司能在一年时间内,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枢密院在其中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枢密右使关和泰连忙说道:“仰赖皇上洪福,都司将校用命,臣等岂敢贪天之功!”>
赵延洵摆了摆手,随即说道:“有功就是有功,卿等不必推辞!”>
说完这话,赵延洵目光扫向殿内其他人,说道:“诸位,大战已迫在眉睫,打仗虽靠军士用命,但也不仅止于此……”>
“粮食武器甲胄,这更是少不了的东西,各部衙务必遵从内阁谋划,保障前线将士用度!”>
“臣等领命!”>
当殿内安静下来,赵延洵目光扫向陆朝文。>
作为内阁排名第三的大学士,如今王谢二人不在京城,陆朝文便是实质上的首辅。>
“陆卿!”>
“微臣在!”>
“朕此去西北,朝中大小事务,便交给内阁署理了!”赵延洵极为郑重道。>
皇帝把国事交给臣子,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器重,哪怕陆朝文已近六十,此刻心中也激动万分。>
跪伏于地,陆朝文叩首道:“微臣定不负皇上重托!”>
“朕是信得过陆卿的!”>
虽然成文光更值得信任,但他毕竟入阁时间太短,处理事情还是不如陆朝文老道,所以赵延洵把国政交给陆朝文。>
“成卿!”>
“微臣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