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到了。>
天山郡某处坞堡内,这里驻扎着一个千户所,里面的士兵正在热闹准备过节。>
除了围墙上戍守的士兵,其他人包括军官都在忙活。>
有烧水的,有烤肉的,还有切菜,另还有架着蒸屉的……>
驻扎在此坞堡内的,乃是来自南阳都司的士兵,他们进驻此地已有二十多天。>
而他们离开家乡,来到西北已有半年多。>
离开家乡,远隔千里,想家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中秋团圆节才尤感重要。>
此刻已是傍晚,天空已可见明月,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开席了。>
一边赶着活儿,这些来自南阳的士兵们,还用乡音唱着歌谣。>
“清水清来清水清,清水照见鲤鱼鳞……”>
“清水照出妹的脸,龙王立马请媒人……”>
听着外面传来歌声,正堂内的千户露出了笑容,然后便继续跟左右几位百户议事。>
他们负责驻守此处坞堡,负责管辖周围二十里范围,任务其实是比较重的。>
每天都有巡逻任务,每天都要清剿靠近的丧尸,这些都需要千户张景新安排。>
今日中秋节,张景新才专门下令,士兵们可以乐呵一下,往日坞堡里可没这么欢快。>
“千户大人,看来弟兄们是真想家了!”>
“别说弟兄们,我都想自家婆娘了,也不知家里孩子听话不!”>
“我只担心老娘,她的身子骨不太好,唉……”>
听着手下百户一个个诉苦,张景新便知众人已无心议事,于是他说道:“说得好像就你们想家!”>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们也都歇着去吧!”>
“大人明鉴!”>
众人说着笑着,纷纷走出了大堂,随即加入了忙碌的队伍。>
经历过整编之后,军官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如今又是在对抗西蛮的前线,所以他们很自然和士兵们融入到一起。>
毕竟大家是生死相依的兄弟,如今又岂能不打成一片。>
随着晚饭时间靠近,所有座椅全都摆放完整,且菜肴全都端上了桌子。>
虽然今天可以放松,但该有的规矩却绝不能乱,所以士兵们仍如往常那般集合。>
在军官的带领下,士兵们唱着来到饭堂外,并各自来到既定饭桌旁。>
虽说是整个千户所的人一起,但除去当值的几百号人,此刻吃饭的也不过七百来人。>
现场全是长条桌,每个人之间相隔甚密,但还是占了很大地方,所以必在饭堂外才摆得下。>
此刻,在两名百户陪同下,张景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见他双手捧出一份书信,目光扫向众人说道:“诸位弟兄,今日中秋佳节,皇上专程下了圣谕,为我等道贺慰问!”>
“跪!”>
一听是皇帝圣谕,现场几百名士兵尽皆跪倒,心情激动等待着上司宣旨。>
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居然挂念着他们这些小喽啰,他们自然铭感五内。>
“圣谕……”>
“戍卫西北将士们,今日中秋佳节,本该万家团聚之时,你们却远离……”>
发给西北各卫所的圣谕,赵延洵提前就写好,直接让工部印了几百份,可以保证每个屯住点都能收到。>
因为是面对普通士兵,所以圣谕内容是大白话。>
在前面段落,赵延洵夸赞了士兵们的奉献,同时肯定了他们的功绩。>
圣谕后半部分,赵延洵还向士兵们保证,他们的家人都受到了妥善照顾,而且已经得到朝廷赐予的土地。>
说到底,要想人家给你真正卖命,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得有好处。>
既有荣誉又有好处,士兵们只觉得一切都值得,对当朝的皇帝也就更忠心了。>
“最后,希望你们在西北,严守岗位,德胜凯旋!”>
“光武元年八月初五夜!”>
到此处圣谕念完,士兵们叩头行礼后,才被千户张景新叫着起来。>
将圣谕收好之后,张景新站在台阶下,看着下方从新归位的部下,大喊道:“皇帝陛下,万岁!”>
在饭前山呼皇帝万岁,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流程,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皇帝陛下,万岁!”士兵们跟着大喊。>
声浪一共掀起三次,众人情绪被调到最高时,才听张景新大吼道:“弟兄们,开吃!”>
“吃……”>
今天中秋节,他们难得放松一次,虽无酒便以白开水代替,众人亦能推杯换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