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皇宫内,赵延洵密切关注着江西郡局势。>
一个小时请前的廷议,他对靖安府动乱还不以为意,认为反手之间就可镇压。>
可当调兵的军令传到江西都司,对方却反馈说都司已被围攻,暂时无法调动城外驻军时,赵延洵就不敢大意了。>
于是他离开了玉芙宫,返回了皇帝该在的位置。>
然后紧接着,他又向虎贲右卫传军令,让靠近的两千禁军开赴靖安。>
到此,赵延洵并未再多追加命令,他相信两千禁军可以解决问题。>
好在,等了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收到了好消息。>
“胡礼贞此人可用,有勇有谋!”赵延洵忍不住赞许。>
在城内混乱一片的情况下,能拉起一帮老百姓平叛,这样的人可不是一般的能人。>
在第一个好消息来临后,赵延洵又收到了第二条好消息,胡安带着亲卫突围出去了。>
这就意味着,城外驻守的卫所军可以尽快参与平叛,而不用等着禁军赶来。>
话再说回千里之外,靖安卫的先锋部队,已经开赴了府城北门。>
从军营到这里,正常步行该有二十分钟,他们却只用了十五分钟。>
可别小瞧这五分钟,这对之前的靖安卫来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速度。>
当然了,能快速行军到府城外,也多亏了上下军官们的带领。>
当得知自己是来平叛,这些军官都表现得很积极,只因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白捡的功劳。>
他们唯一担忧的是,不能让更远的禁军来分工,所以他们必须要走快些。>
当然了,在行军过程中,胡安也对部下做了任务分配。>
以至于赶到北门时,兵力已不足一千五百人。>
另外的一千五百人,被他安排去了其他三处城门,他打算要瓮中之鳖。>
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在赶到靖安北门时,这里的情况已是岌岌可危。>
胡安离开时被击溃的乱军,此刻非但卷土重来,而且还纠集了更多人。>
“援军来了,弟兄们……援军来了!”百户在军阵中大吼。>
察觉到北门情势危急,胡安丝毫不敢耽搁时间,立即命令军队进行增援。>
他带来的卫所军,和驻守城内的可不相同,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