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错,此皆老臣一人之过,恳请皇上降罪!”>
当值的侍卫和太监们,见曹嘉盛如此艰难还来请罪,个个都感到很诧异。>
有人能走到乾安门外觐见,照例都要向内通禀,所以在曹嘉盛跪下叩头时,已经有太监进了宫门。>
此刻乾安宫内,赵延洵脸色铁青,在他面前摆放着百多道奏疏,乃是在两个时辰内送来的。>
奏章内容也很简单,全都是弹劾曹家横行不法,如今犯下大逆之罪,恳请皇帝对其严惩。>
“他们动作倒是快!”赵延洵冷声道。>
这时,勾着腰站在对面霍安说道:“皇上,就奴婢过来的时候,都还有奏章往里送,只怕还会有不少人上奏!”>
见皇帝不说话,霍安又问道:“皇上,这些奏疏……该如何处置?”>
赵延洵不耐烦扔出手中奏折,同时说道:“把上奏的人记下来,让林全仔细查查,至于这些奏折……烧了!”>
这些奏折,摆明是火上浇油来的,赵延洵自然不会惯着这些人,一把火烧了他心里舒坦些。>
“遵旨!”>
烧了肯定不合规矩,但这是赵延洵下的令,那错的也是对的。>
霍安一招手,几名小太监便进入房内,拿起奏折就离开了。>
当他们几个人离开,赵延洵便听到了宫门外,隐约传来的告罪声。>
当他把系统感知一开,瞬间将外界情形掌控,才得知曹嘉盛是来请罪的。>
“一把年纪,身子骨也不好,这时候过来又是何苦!”>
既然知道背后有人搞鬼,赵延洵对曹家的怒火已消散了许多,甚至还有一点点同情。>
六亲不认的事情干多了,赵延洵很注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
“启禀皇上,陶阳伯在外请求觐见!”>
曹嘉盛在外面喊的话,赵延洵其实已经听到,但眼下着实不方便和他见面。>
“你去传朕的口谕,就说此事蹊跷,恐有奸人作祟,朕已令刑部严查,让他回去安心等待!”>
可以肯定的是,陶阳伯出现在乾安门外,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的形象,赵延洵不能与他见面,所以只能传这道口谕出去。>
而口谕中所谓“奸人作祟”,一方面是让曹嘉盛安心,另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