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进入白热化,王府侍卫被包围在中间,可以说是深处绝境。>
处于绝境之中有人会放弃,但也有人会抗争到底,而王府侍卫恰恰是后者。>
他们虽然被升级过,但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此刻也有了不少死伤。>
至少有十五人战死,而明军这边伤亡也不小,足足有七十多人战死。>
战场上一片狼藉,有马儿受伤横冲乱撞,有伤兵被踩踏哀嚎不已,还有战死者肠肝肚腑留了一地……>
冷兵器时代,军队对死伤的承受能力不高,在战死者将近四分之一时,明军便处于崩溃的边缘。>
眼前的雍军阵型稳固,依托拒马和粮车死战不退,让明军士兵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或许拼到最后只剩几十个人能胜,但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明军士兵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经算得上是超常发挥,毕竟他们本就不是一支正规军队。>
看着手下逡巡不前,后方督战的朱孝安大声呵斥道:“上啊……”>
士兵们硬着头皮上,可看到周围凄惨情形,以及耳边同伴的哀嚎声,让他们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听到后面的朱孝安喊话,让陈玉和意识到明军已无斗志,于是他大喊道:“打垮他们……”>
接下来,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胡大彪带着手下人,提着刀直接杀出了军阵,向着前方明军杀了去。>
他带人冲出军阵,等于让雍军阵型裂开了一道口子,而且还没有填补的机会。>
为今之计,只有一鼓作气,主动出击将明军击垮。>
“全军出击……”陈玉和果断下令。>
侍卫们全体出击,犹如海浪一般向明军冲去,提着渗血的刀犹如地狱恶鬼。>
胡大彪冲在最前面,一连斩杀三人后,只听他怒吼道:“杀……”>
“杀呀……”侍卫们跟着大吼。>
在这排山倒海般攻势下,终于有明军士兵崩溃,随即掉头想要后撤。>
而这一撤形成了连锁反应,接二连三有士兵掉头,基层军官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越来越多的士兵逃跑,后方督战的朱孝安连杀几人,也无法扭转崩溃的局面,直到整支队伍全盘崩溃。>
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七八十名步兵,提着刀追赶着两百多人的骑兵跑。>
好在,陈玉和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家击溃明军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收拢手下士兵。>
“不要追了,回来!”陈玉和大喊。>
“谁敢继续追击,以军法严惩!”>
说到底,侍卫们是步兵,根本追不上四条腿的骑兵。>
“陈百户,为何不追击?”胡大彪走到陈玉和面前,怒气匆匆问道。>
陈玉和没有解释,而是严肃道:“胡大彪,你擅自带兵出击,回去我再跟你算账!”>
“陈百户……”>
没等胡大彪把话说完,却被陈玉和打断:“我现在没功夫跟你吵,有什么事……今天去王爷面前说清楚!”>
胡大彪天不怕地不怕,但一听到要去赵延洵面前对质,他立马就犯了怂。>
这厮也是果断,立马换上笑脸道:“百户大人,今天是我老胡没收住,这不是咱打赢了嘛……就别把这些破事儿拿到王爷面前说了!”>
陈玉和板着脸,冷冷道:“带上你的人,把贼军的马匹收拢过来!”>
“是……卑职这就去!”>
眼见胡大彪跑开,陈玉和不由叹了口气。>
终究,他不是用百户的身份压制下属,而是得借赵延洵的威权,这对陈玉和来说很难受。>
但和胡大彪撕破脸皮,他也一样跟着丢人现眼,所以他才会各退一步。>
看着走过来的吴刚,陈玉和吩咐道:“把战死的弟兄搬到一起,全部送回天马堡……”>
“遵命!”>
明军丢下了至少八十匹马,这极大提升了他们的运送能力,自然可以将战死者尸体运回去。>
很快战场打扫完毕,一名小旗官负责,用两辆大车运送尸体返回,陈玉和则带着人马继续北上。>
再说朱孝安一行,军队溃败之后,至少退了十几里,他才把部下收拢在一起。>
战死者有近百人,但眼下围在他身边的,却不过一百七十多人,另有三四十人在溃逃过程中失踪。>
很大可能,这失踪的三十四人是回不来了。>
“千户大人,咱们该怎么办?”有百户问道。>
三位百户,一位在作战中战死,一位在溃败中失踪,眼下这位已是“硕果仅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