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马堡短暂停歇,赵延洵带着侍卫们,继续往北边赶了去。>
更多的马匹,都配给了南下的侍卫们,所以除了赵延洵少数几人,其余侍卫们都是步行。>
事实上,赵延洵之所以立主北伐,除了想要朱晋璋治下人口,也对其占据的两三千匹骏马眼馋。>
他想组建专门的骑兵,却苦于没有足够多的马匹,以至于现有的马匹,只能用来用作传递消息。>
唯一备马的,也只有侍卫司一个百户所,被他派往南边收复失地去了。>
往北前行十二三里,赵延洵来到了一处坳口,这里是东西两条山脉的交汇点,也是元阳北上辽平的必经之地。>
此处,已经搭建起了简易的营寨。>
真的就是简易的营寨,周围是一圈拒马当做隔离带,里面直接驻扎的士兵,只搭建了简易的帐篷。>
这样简易的营寨,一方面可以防备丧尸突袭,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收取,快速转移。>
当然了,这种营寨的坏处,是难以防备强敌进攻。>
可问题是,现在除了没脑子的丧尸,还存在让王府军畏惧的强敌吗?>
当赵延洵带着侍卫们出现,得到消息的高正安,已经快步迎了出来,在他身后是六名百户。>
他统管的这支军队,来自于兵马司各部,人数有六百多人。>
虽然都是普通士卒,但这些脱产训练,且装备精良的士兵,绝对算是一般意义上的精锐。>
更何况,他们心中有信仰,这更带给了他们无尽力量。>
“参见王爷!”>
看着面前的高正安,赵延洵平静道:“前方敌情如何?”>
“回禀王爷,中午汇总的消息,三十里内暂未发现敌军踪迹!”>
现阶段,赵延洵一方获取军情的渠道有两个,一是接收潜伏的探子传递的军情,二是由派出去的斥候打探消息。>
只听高正安接着说道:“敌军主力,现正驻扎在白山县!”>
虽然朱晋璋被刺杀,但他还是咬着牙,强行把白山县占领了。>
他这是为了抵御赵延洵的进逼,不得不走的一步险棋,不然他的辽平府就门户大开了。>
但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他的战略严重阻碍了他的春耕,到了秋季必然出现粮食短缺。>
这种短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