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骑在马背上不会掉下来。>
从塔尔台部夺取近千匹赫德马,各连队的加急训练内容便多了一门马术。>
这支临时拼凑成的“骑兵团”看起来非常古怪:>
一小部分人用的是帕拉图人利于拼杀的长蹬马鞍;>
另一部分人用的是赫德人利于骑射的短蹬马鞍;>
还有一部分人干脆就没有马鞍,仅仅在马背上绑了一层软垫,拿简陋的铁圈、木圈充当马镫。>
这些人里面既有马背上长大杜萨克,也有赶鸭子上架的步兵团战士,还有从镇民、村民中征召来的能骑马的成年男人。>
安德烈和堂·胡安专断地带走骑兵中队,令铁峰郡的困境雪上加霜。>
但温特斯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样样称心如意、事事顺风顺水的仗他还没有打过。>
因陋就简,一把长矛两头磨尖用才是常态。>
没有战马就夺取战马,没有骑兵就训练骑兵,没有马鞍就拿毛毯顶上。>
“骑兵团”已经全员过河,萨木金带人开始拆除浮桥。>
温特斯踩着马镫,另一只手扶住鞍头,回过头注视着男人们或坚毅、或冷静、或惊惧、或疲倦的面孔。>
没有花言巧语,他开门见山:“你们都知道了,蛮酋的亲军已经动了起来。他们也许正在向北运动,前去攻打铲子港、沃涅郡。如果是那样的话,中铁峰郡暂时安全。”>
冬季的夜很安静,连虫鸣也没有,只能听见人和马的粗重喘息。>
“但特尔敦人更可能往南走,因为越往北去,渡河越难。”温特斯的冷静地分析着铁峰郡的困局:“往南走,从下铁峰郡渡河,再走陆路绕到牛蹄谷背后——赫德人最擅长的大迂回。>
到了那个时候,等着我们的将会是前后夹击。西岸的特尔敦人牵制住我们,迂回到东岸的部队再像铁锤一样把我们砸碎。绞索已经收得越来越紧,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抢先击破西岸的特尔敦人。>
特尔敦人虽多,却分散在沿河百里;将虽广,却貌合神离、勾心斗角;来势虽汹汹,然我等亦有一战之力。”>
“你们有人是新近授田的军人,有人是世代服役的杜萨克,有人是被征召的平民,有人前几日还是俘虏。以前你们是谁已经不重要,从此刻起,你、我、他,我们都为生存和家园而战的勇士。”>
温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