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所以我是转运了吗?”>
中秋。>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所有人都熟知的主题。>
所以一时间所有人的期待感都放低了。>
康达、余曼也彼此交流着。>
康达道:“这次的题目简单,但同时也少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余曼深以为然。>
艺术家薛忠微微皱眉,他说道:“这个题目太大了,一时间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画。”>
“让我想一会儿。”>
中秋是华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并列,极为重要。>
又称拜月节,祭月节,仲秋等。>
中秋节还有很多民俗,例如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等等。>
除此之外还象征着团圆,寄托思念之情。>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留下来不少咏中秋、咏月名篇。>
因此在这么大的一个题目下,薛忠能够选择绘画出来的角度很多。>
有时候选择太多可不是好事。>
因为但凡是人都会有选择困难。>
所以薛忠开始斟酌起来。>
他一边想着流传至今的诗词名篇,从中选取角度。一边回忆起他的生活来。>
想起父母,想起妻子。>
最终他眼眶微微发红,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提笔,作画。>
手中的毛笔快速勾勒出一间农村的房舍。>
房子有院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杂草中种着一颗枇杷树。>
房舍前有一片片的农田。>
再远一点有一条蜿蜒的小河。>
小河中河水流淌,水波荡漾,揉碎了一轮圆月。>
空中一轮圆月高悬。>
照进树林,照进那显得有些荒凉的小院。>
画很简单。>
甚至薛忠只花了几分钟就将之画完。>
他画画的过程已经全程直播给观众看到了,观众们此时正议论纷纷:>
“明月照沟渠?”>
“额……不要一看到小河就称沟渠!太线性思维了。稍微了解薛忠老师的都知道,他出生农村,并且在农村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