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这儿搜集到大新闻的记者,原本都准备打道回府了,卫星转播上的天线也开始逐渐收拢,忽然间发现气突昭,便纷纷发扬西方记者的本能,飞快的从四面。
实际上他极具语言天赋,除了作为母语的英文外,母亲曾经是德国居民,希特勒上台后被迫出寄居上海,也就在哪儿学会了中文,并且认识了一辈子的爱人。
回到美国后,她亲自教导小爱德华德语,中文以及犹太人自己的希伯来语。
克里斯对这个同学经常用各种外语自言自语也已经习惯了。
“我们!发现了一桩罪恶的行径,有人试图亵渎美国司法公正!让民主的灯塔失去光辉,让正义的旗帜彻底褪色!”
到底是耶鲁法律精英,未来的大律师,爱德华嘴里的学渣汉森也挺有能力,起码出口成章,话语极具煽动性,如果他能完成学业拿到律师执业资格的话,想来在法庭上煽动陪审团会是一把好手。
“我们的某些政府公务员公然违反《权利法案》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用行政手段干扰司法正义,试图制造冤狱并且挑动族群对立!这是对建国先贤的亵渎也是对宪法的践踏!”
“我勒个去”爱德华连连叹息,之前是小看这哥们了,上来几句话,干货一点没有,可大帽子一顶接一顶不要钱似的往外甩。
别说,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些大帽子倒还真是能扣得上,甚至可以说是恰如其分,“这哥们,真该去当脱口秀演员或者是外交官。”
梅根也被吓了一跳,下午那场也挺热火朝天,但毕竟是学生对老师,这群乌合之众气焰极度嚣张,说话总体还是克制的,遣词造句能听得出是经过深思熟虑,规范而严谨,他们也知道真要是得罪了法学教授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哪儿像现在,刚才这些词儿扔到麦卡锡或者希特勒头上也是够用。
一个女孩给汉森递上一瓶啤酒,后者接过来,非常有男子汉气概的灌下半瓶,借着酒劲,把费里切的事情乱七的革命!”
“各位我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今日》节目的主持人,梅根,稍后我将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深度报道。一会儿我将对学生领袖汉森进行专访”
……
“嘿,看不出,哥们儿,平时像个书呆子,这种时候竟然挺能说啊!跟我走,我带你去认识几个妞儿!”
爱德华摇头,法学院总共就300来号学生,女生仅占10%,至于质量么,堪比前世华夏理工科学校,不过大老美到低没文化,竟然没有衍生出类似“十回头”这样的经典民谣来。
总之这质量是大大的不行,间或也有亮眼的,但多半都有来头身份,根本不屑和这群人在大草坪上厮混,那是所谓的蓝血家庭,明面上大家都是合众国公民,日常生活上泾渭分明。
“哦,我明白了”汉森若有所思的眨眨眼,又扭头看着一边沉默的黑铁塔托马斯,恍然大悟。
“原来你喜欢这种?看不出你真是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啊!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你们肯定聊得来。尤其是托马斯这样的橄榄球运动员,特别受欢迎。”
虽然光线不甚明亮,但爱德华能看到向来沉默寡言天不怕地不怕的某人开始感到不安,那张向来没啥表情的黑色扑克脸隐约发绿。
“不不不,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只怕你对我们有些误会……”爱德华结结巴巴的解释道。
见鬼,这儿是六十年代末的纽黑文,又不是自己前世的那以遍地飘0而闻名全国的西南某省会城市,但怎么感觉风险一样高呢?
两人急急忙忙如丧家犬逃离了大草坪,回到公寓,一进门,托马斯立即把门反锁,然后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架“主啊,宽恕那些走错道路的人吧。”
“确实是,走错道路,放着好好的水路不走,偏生要在旱道里逞英雄。”爱德华心里在恶毒的吐槽,前世的大部分记忆丧失,但这种零碎的充满国粹的“知识”倒都是记得挺牢。
“莫非,这是要让去当个脱口秀演员?可这种笑话,米国人民听得懂嘛?”挠挠头,他也搞不明白,老天爷让自己穿越一回到低是有啥安排不。
一边的托马斯依然在絮絮叨叨“主啊,请不要抛弃我这个迷途的羔羊,我现在感觉仿佛生活在索多玛与蛾摩拉,如果您要降下惩罚,我也会甘心承受,但我始终没有背弃过您。我希望成为罗得那样的义人,永远为主奉献自己的一切”
“等等,等等,索多玛?这玩意听着耳熟啊!上辈子好像通过盗版vcd看过一个片子就叫啥《索多玛120》,都要打120电话了,看来确实玩的挺开。
那片子讲啥都忘记了,就记得内容贼刺激!看完之后寝室四个大老爷们集体去操场跑了五公里,然后又冲了个冷水澡,这才能勉强入睡,可第二天一早四个人在水房洗内裤时哪叫一个尴尬”
托马斯祈祷完毕,看着爱德华好奇宝宝的眼神,还以为对方开始对《圣经》感兴趣,于是黑大个一反往常的沉默开始滔滔不绝的布道起来。
索多玛和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