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华没有想到他发动的这场战役竟然会直接导致东条内阁倒台,历史上东条英是1944年才被迫下台的,原因倒是和现在相差不多,都是因为战事失利而遭到民众的质疑,进而被政敌攻击而下台的。
其实早在中途岛海战曰军大败之时,东条英的地位就飘摇欲坠了,不过由于海军害怕承担责任,所以有意隐瞒战争结果。因此虽然曰本海军遭到百年来的第一次惨败,损失颇为惨重。但是做为首相的东条居然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但是知情者却把责任归结到了东条头上,就连裕仁天皇也对东条英领导的内阁很不满意。
东条英下台的消息传来韩云华大喜,不过他很清楚东条英下台那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要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多。曰本这个已被战争耗空的国家内部的形势极其不客观,国内局势的变化也使的曰本政斧趋于政治破产边缘。东条英是接替近卫升任曰本首相的,相对于东条英这个战争狂人来说,近卫文磨缺少同美国开战的勇气,作为一个老政客,近卫文磨颇有一些政治智慧。他本人对曰本的情况很是了解,知道跟美国开战的胜算不是太大,所以才会毅然辞掉内阁首相的职务。
东条英可不一样,那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人,对于近卫文磨的谨慎东条英很是不屑。当时,近卫文麿没有勇气直接与美国冲突,所以要求陆相东条对重大决策应“谨慎”行事。东条英则颇为不屑地说:“有些时候,我们也要有勇气去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东条英还叫嚣:“关于撤军,我半点让步也不做!”如果撤军就意味着“美国把曰本打败了——这是曰本帝国历史上的耻辱”
在这种情况下,曰本贵族出身的近卫文麿迫不得已临阵退缩,宣布内阁总辞职,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而处在战争边缘的曰本需要一个趟地雷的傻瓜作招牌,曰本人选择了东条英,东条也自觉的踏上了这一步。
殊不知东条英的悲剧在他一上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刚上台时,东条英身兼首相、陆相和内相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威风凛凛声威赫赫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再加上东条英这个家伙也是一个读才狂,为了钳制人民思想,东条英实行了恐怖的宪兵政治,肆意打压政治对和现役军官。举一个例子,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关西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随口说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