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还有西洋灯款,绝没有半点而糊弄凑合。>
这些灯上更是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兰、菊、梅、竹),或飞禽走兽(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
甚至宫灯厂还给了宁卫民一份大大的惊喜,主动给天坛送来了一批冰灯。>
说实话,在宁卫民的认知里,向来以为冰灯都是仰仗现代化的电动工具雕出来的,否则难以完成。>
然而古人的智慧并不是今人所能想象的。>
是!过去古人难以造出大型的冰灯。>
但一人高之内大小的冰灯是可以完成的,甚至还方便至极,省心省力。>
为什么?>
就因为过去的冰灯是模子洒水的方式做出来的。>
宫灯厂的库里就有一批清末民国时候的冰灯模子,厂长许平治一声令下,全给找出来了。>
虽然坏了不少,可该修的修,能用的用,最后居然也给凑出来四十几种冰灯。>
有船型的,有宫殿的,还有花卉的、动物和人物,从款式上说,也算是丰富多彩。>
效果上就更绝了,比如大肚子弥勒佛,腹中就是空的。>
从背后放进蜡烛去,一旦点燃,就像有了佛心,把弥勒佛整体照个透亮,十分晶莹漂亮。>
而且那咧着大嘴笑着,露着肚脐眼的样子,真和画上的一模一样。>
再比如有一个乌龟形的冰灯,是模仿龟趺驮碑的样子。>
在晶莹剔透的乌龟身上,可以点着四支蜡烛,把个乌龟照的四处通透。>
不过要说最美的还是一排仕女,全是和真人一般大小,姿态各不一样,尽态极妍。>
而且每一个手里都捧着冰制灯盏。>
那红彤彤的燃烧的蜡烛放入其中,正好可以把她们的脸打亮。>
设想一下,这些冰灯汇集在长廊之下,要是晚间一起点亮,那是是什么效果?>
岂不是宛若碧天中的星斗!>
即便是白天,赶上雪天、阴天,点亮它们,也是闪闪发光,水色琳琳的。>
虽然这些蜡烛点燃的冰灯,在色彩光亮上,和几十年后的用的冰灯无法相比的,但胜在了“奇巧”二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